莞草(其二)

菀彼莞草,芃芃其色。不蔓不枝,宜簟宜席。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莞草的生长状态与用途,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实用价值的肯定。

首句“菀彼莞草,芃芃其色”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莞草茂盛生长的景象,用“菀”字形容其繁茂,“芃芃”则强调了其生机勃勃的状态,展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接着“不蔓不枝”一句,诗人赞美了莞草的生长特性,既没有蔓延过度,也没有分枝杂乱,保持了其自然简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莞草的有序与和谐。

“宜簟宜席”则是对莞草实用价值的肯定,指出莞草适合编织成竹席或床铺,不仅美观,而且舒适实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莞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实用性的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

卢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莞草(其三)

宜簟宜席,资民之食。邑之攸名,实维伊昔。

形式: 四言诗

古道(其一)

驰车出东城,车声何辚辚。

揽辔就古道,古道多荆榛。

十进九反却,嵲屼摧吾轮。

所造未千里,计程已逾旬。

岂不欲改辙,良愧前修人。

吾宁重迟滞,此道终当循。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古道(其二)

行行半途中,忽值阴霾起。

淫雨经旬馀,大道生泥滓。

我马没其胫,我车濡其轨。

岂无小径通,攀缘良可耻。

敛容就道隅,候此风雨止。

人生不偶多,长叹将何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铜岭战场

北风万里扬胡沙,将军奋起勤王家。

军门一呼天地动,义士响应多如麻。

胡兵屯云遏南境,将军索战登铜岭。

寸兵誓断敌人头,尺组拟系单于颈。

两兵交锋日光薄,北风不劲南风恶。

将军壮气冲牛斗,倏见旄头马前落。

腥膻迅扫南海清,翠华竟去无回旌。

遂令壮士有遗恨,千载犹闻战鼓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