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四十二)

活中有眼还同死,药忌何须鉴作家。

古佛尚言曾未到,不知谁解撒尘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翻译

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有眼睛也如同死亡一般,用药时何必还要参考专家的意见。
连古时的佛都说自己未曾达到某种境界,不知道谁能真正理解并做到洒脱无为。

注释

眼:比喻观察力或洞察力。
药忌:用药禁忌,指药物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鉴作:参考专家意见或作品作为依据。
古佛:指古代的佛教修行者,象征着高深的智慧。
曾未到:未曾达到某种境地或领悟。
撒尘沙:洒脱无为,比喻超脱世俗,不拘泥于琐事。

鉴赏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视角探讨生死与药理的关系,以及对佛教智慧的理解。首句“活中有眼还同死”暗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能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如同对待死亡一般漠视。次句“药忌何须鉴作家”进一步强调,用药需谨慎,不必过于依赖他人的经验或权威,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判断。

第三句“古佛尚言曾未到”借用佛家典故,表达即使是修行高深的古佛,也并非无所不知,世间之事仍有未知之处。最后一句“不知谁解撒尘沙”以疑问收尾,表达了对世间纷扰和迷茫的感慨,暗示了解答之道可能并不容易,需要个人去探索和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提醒读者在面对生活和生死时,要独立思考,不盲目依赖,同时传达出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二十二)

莲花荷叶报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时。

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一百则(其六十九)

黄巢过后曾收剑,大笑还应作者知。

三十山藤且轻恕,得便宜是落便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一百则(其四十一)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

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一百则(其三十四)

团团珠绕玉珊珊,马载驴驼上铁船。

分付海山无事客,钓鳌时下一棬挛。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