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四十一)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

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一百则(其四十一)》,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重显。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一种超越直观感知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对世界的认识不能仅限于表面现象。"闻见觉知非一一",意指通过听闻和感知得到的信息并非绝对,可能有所局限;"山河不在镜中观",暗示真实的山河世界并非如镜子中所反映的那样简单直接。接着,诗人描绘了霜天月落的深夜景象,"霜天月落夜将半",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最后,诗人以疑问收束,"谁共澄潭照影寒",表达了在这样的夜晚,又有谁能与他一同照见并体验这寒冷而清澈的潭水倒影呢?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对孤独静谧之美的感慨。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三十四)

团团珠绕玉珊珊,马载驴驼上铁船。

分付海山无事客,钓鳌时下一棬挛。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一百则(其一○○)

一国之师亦强名,南阳独许振嘉声。

大唐扶得真天子,曾踏毗卢顶上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一百则(其四十四)

垂手还同万仞崖,正偏何必在安排。

琉璃古殿照明月,忍俊韩獹空上阶。

形式: 偈颂 押[佳]韵

颂一百则(其二十一)

卢公付了亦何凭,坐倚休将继祖灯。

堪对暮云归未合,远山无限碧层层。

形式: 偈颂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