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太白酒楼

昨泛西江棹,曾寻牛渚秋。

今看歙浦月,又上谪仙楼。

聚壑风声定,千峰夜气浮。

何人更携酒,坐对水空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河西太白酒楼》由清代诗人江士相所作,描绘了诗人泛舟西江,探寻牛渚秋色,再到如今观赏歙浦之月,登临谪仙楼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宁静,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李白的追思。

首句“昨泛西江棹”,诗人回忆起昨日泛舟西江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着“曾寻牛渚秋”一句,点明了诗人曾经探访过牛渚山的秋天,牛渚山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此处暗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今看歙浦月,又上谪仙楼”两句,将时间线拉回到当下,诗人再次来到歙浦,观赏那轮皎洁的明月,同时登上了以李白为名的谪仙楼。谪仙楼可能是指某处纪念李白的建筑,李白被誉为“诗仙”,此处借指,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及其诗歌艺术的崇敬之情。

“聚壑风声定,千峰夜气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山谷间的风声在夜晚平静下来,千峰之上似乎弥漫着夜的气息。这一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

最后,“何人更携酒,坐对水空流”则引出了一个哲学式的思考:在如此美丽的夜晚,又有谁会与我一同饮酒,面对这流淌的河水,共赏这月色呢?这一问,既是对友人的呼唤,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孤独与渴望交流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友情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

江士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关门观荷

暖香红雾不教归,碧玉池头入望微。

十丈华峰安可即,一枝禁闼自相依。

凄波不斗朱颜丽,太液应羞解语肥。

向晚凉飔吹雨过,翠盘擎出尽珠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杲堂诗卷后

林中唯独坐,偶读杲堂诗。

云影在潭底,清光人不知。

君今侣方外,我亦识前期。

一片秋天月,相逢会有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自剑州至苍溪县途中作

两剑争嶙峋,过此稍夷坦。

驿路络山梁,古柏翼长坂。

夹道散清影,森森寒欲晚。

州城半在山,城下一溪满。

涉溪上层峦,欹仄愁偏反。

丁宁告仆夫,日高行且缓。

言寻招提宿,道路加餐饭。

古寺多悲风,林声夜未断。

明发望苍溪,朝烟已在眼。

形式: 古风

渔庵

四面栏干一镜围,渚花汀草各因依。

闲中只合吟渔具,佳处犹欣坐钓矶。

红藕香生无暑到,白鸥浴罢趁凉飞。

年来绝似天随子,逢著烟波便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