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河西太白酒楼》由清代诗人江士相所作,描绘了诗人泛舟西江,探寻牛渚秋色,再到如今观赏歙浦之月,登临谪仙楼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宁静,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李白的追思。
首句“昨泛西江棹”,诗人回忆起昨日泛舟西江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着“曾寻牛渚秋”一句,点明了诗人曾经探访过牛渚山的秋天,牛渚山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此处暗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今看歙浦月,又上谪仙楼”两句,将时间线拉回到当下,诗人再次来到歙浦,观赏那轮皎洁的明月,同时登上了以李白为名的谪仙楼。谪仙楼可能是指某处纪念李白的建筑,李白被誉为“诗仙”,此处借指,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及其诗歌艺术的崇敬之情。
“聚壑风声定,千峰夜气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山谷间的风声在夜晚平静下来,千峰之上似乎弥漫着夜的气息。这一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
最后,“何人更携酒,坐对水空流”则引出了一个哲学式的思考:在如此美丽的夜晚,又有谁会与我一同饮酒,面对这流淌的河水,共赏这月色呢?这一问,既是对友人的呼唤,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孤独与渴望交流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友情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