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新茶与南禅师

筠焙熟香茶,能医病眼花。

因甘野夫食,聊寄法王家。

石钵收云液,铜瓶煮露华。

一瓯资舌本,吾欲问三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竹筒中烘焙出的香茶,能治疗眼睛疲劳。
因为甘甜,农夫也享用它,姑且寄予佛法之家中。
用石钵收集山间的云雾水,铜瓶中煮沸清晨的露珠精华。
一小杯茶足以润喉醒脑,我真想借此机会向智者请教深奥的学问。

注释

筠焙:用竹筒烘烤。
熟香茶:香气四溢的茶叶。
病眼花:眼睛疲劳。
因甘:因为甘甜。
野夫:农夫。
法王家:佛法之家。
石钵:石制容器。
云液:山间云雾水。
铜瓶:铜制水壶。
露华:清晨的露珠。
一瓯:一小杯。
舌本:喉咙。
三车:古代对博学多识者的尊称,这里指智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寄新茶与南禅师》。诗中,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新茶的赞美和对其馈赠给南禅师的深情。"筠焙熟香茶",形象地写出茶叶经过竹笼烘焙后的香气四溢,暗示其品质优良;"能医病眼花",则表达了茶的保健功效,不仅有益于身体,也寓意着对朋友视力健康的关心。

"因甘野夫食","野夫"暗指南禅师,以朴素的生活方式品茶,体现了禅师的淡泊生活态度;"聊寄法王家","法王"即佛法高深的禅师,诗人借此表达对禅师精神世界的敬仰,同时也传递了对友情的珍视。

"石钵收云液,铜瓶煮露华",通过描绘煮茶的器具和过程,展现出茶艺的雅致,以及诗人对茶道的热爱;"一瓯资舌本",意为一小杯茶足以滋润喉咙,表达了对茶的享受;最后"吾欲问三车",以"三车"典故,寓言自己想向禅师求教智慧,深化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茶的品质,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茶诗佳作。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题莹中野轩

开轩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时陈太邱。

暄景半窗行野马,雨寒疏竹上牵牛。

平生江海心犹在,退食诗书吏罢休。

□□□□□□力,必知耆旧想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三首(其三)

障羞罗袂薄,承汗领巾红。

晚风斜虿发,逸艳照窗笼。

胡琴抱明月,宝瑟阵归鸿。

倚壁生蛛网,年光如转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三首(其二)

翡翠钗梁碧,石榴裙摺红。

隙光斜斗帐,香字冷薰笼。

闻道西飞燕,将随北固鸿。

鸳鸯会独宿,风雨打船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三首(其一)

秋水无言度,荷花称意红。

主人敬爱客,催唤出房笼。

一斛明珠曲,何时落塞鸿。

莫藏春笋手,且为剥莲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