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弛张中,为箕学有宗。

六材皆妙物,三制尽良工。

招我见诗意,遗人观礼容。

弨兮辞且美,帝赉示畴庸。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天道在宽严之间,箕子的学问有其根源。
六种材料都是奇妙之物,三种制度都出自能工巧匠。
他邀请我欣赏诗的意境,也让人观赏礼仪的风采。
他的辞藻优美,天帝赐予他卓越的才能和贡献。

注释

天道:自然法则或宇宙规律。
箕学:指箕子的学问,箕子是商朝贵族,以智慧著称。
六材:古代指六种基本材料,如金、木、水、火、土、丝。
三制:古代社会的三种重要制度,如礼乐制度、刑法制度等。
诗意:指诗歌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
礼容:礼仪的姿态和风度。
弨兮:形容辞藻优美,流畅。
帝赉:天帝所赐予。
畴庸:才能和功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丁谓所作,名为《弓》。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弓箭工艺的赞美,以及通过这种传统工艺表达对礼仪文化的重视。

"天道弛张中,为箕学有宗。六材皆妙物,三制尽良工。"

这里写到弓箭制作的精湛程度,"天道弛张中"指的是弓的结构和天然法则相吻合,而"为箕学有宗"表明这种技艺是可以学习和传承的。"六材皆妙物"强调了制作弓箭所需各种材料都是珍贵之物,"三制尽良工"则赞扬了弓箭的制作过程中每一步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招我见诗意,遗人观礼容。"

这一句表达的是通过这种精美的工艺品,可以让后人看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之美,以及古人对礼仪的重视。

"弨兮辞且美,帝赉示畴庸。"

这里作者用"弨兮"来形容弓箭之美,并通过"帝赉示畴庸"表达了皇帝对于这项传统工艺的赏识和推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对实用品的审美追求,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礼仪文化传承的关注。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蹀躞追风足,权奇汗血躯。

沙丘逢骏骨,浣海得名驹。

天骥千金直,龙媒万里途。

王良如在衔,下驷敢前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

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沙路茱萸辋,香风翡翠辕。

莫矜流水妙,须畏叔孙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有感

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在京华。

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三百家。

夜听猿啼孤树远,晓看潮上瘴烟斜。

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县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和进真宗七言四韵

白麻初降紫宸中,簪组相惊帝泽丰。

骤陟将坛知运偶,久尘台席愧材庸。

桑榆便觉人间别,旌戟犹疑梦里逢。

已是都城耸荣观,更颁天唱耀戎容。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