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崄势围空断壁圆,四时常见聚云烟。
为霖救旱今何在,徒有遗文记昔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水之美,开篇“崄势围空断壁圆”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峦图景,其中“崄势”指险峻的山势,“围空”则是山峰如同巨手,环抱着天空;“断壁圆”则表现了山石切割天际而成自然的弧线。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展示了一种力量与美的统一。
紧接着,“四时常见聚云烟”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山峦的神秘与变幻,四季之中,云烟总在此地聚散,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变化,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受。
然而,在诗人的笔下,这种美景并不仅是为了欣赏而存在,它还承载着更深的文化与历史意义。诗人询问“为霖救旱今何在”,这里的“为霖”指的是能够招引雨水、解除干旱之苦的人或事物,通过这样的提问,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英雄豪杰不再的感慨和失落。
最后,“徒有遗文记昔年”则是诗人面对眼前的美景与心中所思所感之间的差距时,所发出的感叹。这里的“徒有”意味着现在只剩下了文字记录,而那些真正伟大的事迹和人物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其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更通过这种美景与历史记忆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逝去、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深刻思考。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东西车马走秦川,扰扰飞尘混晓烟。
我亦中间游宦者,尚惭无语赋归田。
日午终南翠色燃,满襟飞土下秦川。
是时独想君高尚,正在山亭弄野泉。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
当与郡人乐,满园桃李花。
竹篱如鸡栖,茅屋类蜗壳。
静几默如禅,往来人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