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其一)熏香曲

玉狻猊,金叶暖。馥馥香云不断。长下著,绣帘重。

怕随花信风。傍蔷薇,摇露点。衣润得香长远。

双枕凤,一衾鸾。柳烟花雾间。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玉狻猊,金叶暖。馥馥香云不断。" 这几句以温馨而优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室之内弥漫着熏香的温暖气息。玉狻猊(一种古代熏衣器具)和金叶(熏香用的香料容器),都是用来熏香的器物,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想象到室内散发出的香气是多么地浓郁而不绝。

"长下著,绣帘重。怕随花信风。" 这里的“长下著”可能指的是窗外垂下的长长的花枝,而“绣帘重”则描绘了一层层的精致窗帘。这两句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春夜风光的珍惜之情,以及不愿随风逝去的美好时光。

"傍蔷薇,摇露点。衣润得香长远。" 这几句诗写出了花间微露的细雨,以及通过熏香而使衣物沾染了香气的情景。“傍蔷薇”中的“傍”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花丛之间,又暗示了一种亲近和停留的意境。

"双枕凤,一衾鸾。柳烟花雾间。" 最后两句诗,则通过对寝具(凤凰图案的枕头、龙凤图案的被子)的描写,渲染出一副安详宁静的睡眠氛围,而“柳烟花雾间”则是室外春夜的景象,柳絮飘飞,花香缭绕,一切都浸润在细雨和薄雾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内室生活的精致描摹,以及对春夜美好的感受和留恋,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更漏子(其二)初秋雨后闻鹤唳

绿窗寒,清漏短。帐底沈香火暖。残烛暗,小屏弯。

云峰遮梦还。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

檐外竹,试秋声。空庭鹤唤人。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三)和孙公素泛舟观竞渡

柳藏烟,云漏日。寒满雕盘玉食。风卷旆,水摇天。

鱼龙挟彩船。水边人,波面乐。太守与民同乐。

春好处,总随轩。花中谁状元。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沁园春(其二)

秀禀元精,灵钟崧岳,命世大贤。

自飞英任路,承流百里,郎官星彩,辉映经躔。

劲柏凌霜,香梅娇雪,圭月弯弯新上弦。

垂弧节庆,麒麟古梦,此夜初圆。罗川。父老欣然。

算善政、古来谁与肩。

念桃阴浓密,瓜期咫尺,双凫难驻,便欲朝天。

争把丹青,绘成芝宇,立作生祠千载传。

仍知道,看它时画像,别有凌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先]韵

沁园春(其一)

左元仙伯,旧从当日,太一下生。

念道尊德贵,体隆貌重,盖天勋业,出世才名。

父子一时,君臣千载,侍宴通宵留太清。

衣冠盛事,满床象简,隔坐云屏。年年此夜寒轻。

正在东风下,不夜城。

看御杯重劝,宸章屡赐,盛传歌舞,高会簪缨。

桃李玉姬,芝兰子舍,尽向三台瞻寿星。

从今去,愿千春献祝,午夜观灯。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