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渊明有意自忘言,真处如今底处传。
客子若来问真意,镜中人影水中天。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中表达了对渊明(即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的赞赏。"渊明有意自忘言"指的是陶渊明追求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他愿意忘记那些世间纷争与是非。"真处如今底处传"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认同和赞美,认为这是真正值得传颂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客子若来问真意,镜中人影水中天"则是在设想如果有客人来询问此亭(即真意亭)的真实意义时,诗人的回答是:请看镜中的倒影和水中的倒映,这正如同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既有现实的投影,又有超然的精神境界。这里蕴含着一种禅宗的哲学思想,即观照自心,不被外物所扰。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湖上轩窗岸岸开,谁家不傍读书台。
新亭自有人知处,只拣风烟好处来。
竹林深处著禅房,下却疏帘自炷香。
书画随宜遮四壁,闲欹瓦枕小藤床。
花开还喜落还嗟,君被腴庄恼却些。
何似老夫展横轴,一朝看尽四时花。
花光泉响不相参,城市山林难两兼。
不分腴庄最无赖,一时奄有忒伤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