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题丹景山至德寺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丹景山的山顶上夜宿佛寺,皇帝的华丽车驾仿佛停在空中。
僧侣的水瓶空空无法倒出凉水,但寺庙中的兰花却在傍晚时分绽放着红花。
武士们整齐排列在青山之下,宫女们都聚集在讲经的法坛之中。
我们皇室子孙传承帝王大业,期望通过积累善行使四海之内都能共享和平。

注释

丹景山:一座山名,代指修行或风景优美的地方。
梵宫:佛寺,指佛教寺庙。
玉轮金辂:形容皇帝豪华的车驾,玉轮比喻华丽的车轮,金辂指黄金装饰的车。
虚空:这里指高高的天空,形容车驾之高或情境之超脱。
军持:僧侣用的一种水瓶,用于洗手等仪式。
无水:表示瓶子空了,也可能象征精神上的空灵。
寒碧:清凉碧绿的颜色,这里可能指冷水或是清新的自然环境。
兰若:佛教语,指寂静之处,常用来指代寺庙。
晚红:傍晚时分的红色花朵,这里特指兰花。
武士:保卫皇室的军人。
青嶂:青色的山峰,形容山势险峻。
内人:宫女,皇室中的女性仆从。
讲筵:讲经说法的集会场所,这里可能是在寺庙中举行的法会。
我家帝子:指皇家后代,自我谦称。
传王业:传承帝王的事业,即治理国家的责任。
积善:积累善行,做好事。
四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指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和平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女性在丹景山头的一座梵宫中度过夜晚的情景。梵宫通常是佛教寺庙的称呼,玉轮金辂则形容皇家的车驾或佛陀的威仪。在这里,她以高远的视角俯瞰着下方的景象,军持无水注寒碧,可能是在描写清晨的山谷间流淌的溪水,既没有热情的奔涌,也不见波光粼粼,只有那令人生寒的宁静。兰若有花开晚红,则是诗人对周遭环境中细微之美的捕捉,可能是一种植物在傍晚时分绽放出淡红色的花朵。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展示了一个军事与女性生活并存的场景。武士或许是守卫寺庙的士兵,他们整齐地站在山下的青石嶂上;而“内人”则指的是后宫中的女性,她们正在参与某种讲经说法的活动。

最后两句“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与国家命运的思考。帝子即皇族之后,而传王业则是承继统治江山的意志。积善终期,则意味着长久以来的善行最终将会得到回报,四海同则是希望整个世界能够和谐共处,不再有纷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感受与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她对家族、国家以及宇宙和谐统一的渴望。

收录诗词(8)

蜀太妃徐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金华宫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彭州阳平化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形式: 词牌: 甘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