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保暹所作的《金陵怀古》。诗人以秋月照耀下的石城(南京别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冷清而富有历史沧桑感的画面。"石城秋月满,烟水冷萧萧",这两句写出了月光洒在寂静的古城之上,江面烟波浩渺,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接着,"战气悲千古,歌声散六朝",诗人将历史的战争气息与往昔繁华的歌谣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过往兴衰更替的感慨。"萤飞宫草暗,霜白井桐凋",通过萤火虫在暗夜中飞舞和井边梧桐叶的凋零,进一步渲染了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诗人站在秦淮河畔,"竟日秦淮上,思贤莫可招",表达了对那些已逝去的贤能之士的怀念,却无法再将其召回的遗憾之情。整首诗寓情于景,借古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沉思和对人才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