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卫即事

积雨山途喜乍晴,暖云浮动水花明。

故园日与青春远,敝缊凉思白苧轻。

烟际卉衣窥绝栈,峰头戍角隐孤城。

华夷节制严冠履,漫说殊方列省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山间小径上一片清新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内心情感的波动。

首联“积雨山途喜乍晴,暖云浮动水花明”,开篇即点出主题,积雨之后的山间小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暖暖的云朵在空中轻轻浮动,映照着水面,使得水花也显得格外明亮。这里运用了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既温暖又明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雨后初晴景象的喜爱之情。

颔联“故园日与青春远,敝缊凉思白苧轻”,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着季节的更迭,距离故乡的日子似乎越来越远,穿着破旧衣物的诗人,在凉爽的天气中,更加怀念起家乡的轻柔棉布衣物。这一联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服饰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烟际卉衣窥绝栈,峰头戍角隐孤城”,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在远处的烟雾中,仿佛可以看到穿着草编衣物的人影在绝壁栈道上行走,而在山峰之巅,戍楼的号角声隐约传来,远处的孤城若隐若现。这一联通过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生活,同时也暗示了边防的紧张局势。

尾联“华夷节制严冠履,漫说殊方列省卿”,收束全诗,表达了对不同文化之间界限的尊重和对官员职责的重视。华夷之分虽有,但礼仪制度严格,即便是来自远方的官员,也需遵守规定,履行职责。这一联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秩序和文化融合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七盘

鸟道萦纡下七盘,古藤苍木峡声寒。

境多奇绝非吾土,时可淹留是谪官。

犹记边峰传羽檄,近闻苗俗化衣冠。

投簪实有居夷志,垂白难承菽水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

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

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

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

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形式: 古风

观稼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形式: 古风

采蕨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

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

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已矣供子职,勿更贻亲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