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

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

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

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

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初到龙场时,选择结草庵居住的情景与心境。首句“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点明了草庵的简陋与旅人的疲惫,但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旅人感到身心的舒适与放松。接下来,“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描述了草庵周围环境的自然与原始,没有刻意的装饰,却自有一番野趣。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则展现了草庵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存,即使面对风吹雨打,也能以简单的方式修补,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顺应。接着,“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通过声音与色彩的描绘,营造出清晨溪流潺潺、傍晚森林静谧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描绘了草庵中的人际交往,虽然语言丰富,但情感真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最后,“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表达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即便是鹿和猪这样的动物,也如同人类一样享受着自由与快乐。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则以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尽情畅饮、乐而忘返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乐趣。最后一句“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痕迹的追忆,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庵生活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观稼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形式: 古风

采蕨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

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

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已矣供子职,勿更贻亲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猗猗

猗猗涧边竹,青青岩畔松。

直干历冰雪,密叶留清风。

自期永相托,云壑无违踪。

如何两分植,憔悴叹西东。

人事多翻覆,有如道上蓬。

惟应岁寒意,随处还当同。

形式: 古风

南溟

南溟有瑞鸟,东海有灵禽。

飞游集上苑,结侣珍树林。

顾言饰羽仪,共舞箫韶音。

风云忽中变,一失难相寻。

瑞鸟既遭縻,灵禽投荒岑。

天衢雨雪积,江汉虞罗侵。

哀哀鸣索侣,病翼飞未任。

群鸟亦千百,谁当会其心?

南岳有竹实,丹溜青松阴。

何时共栖息,永托云泉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