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岩豅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不漱龙湫近十年,重来诗思在花前”点明了时间跨度与诗人的情感状态。诗人离开岩豅寺已有近十年之久,再次归来,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旧地的怀念,更有对眼前春花烂漫景象的诗意灵感。
颔联“碧鸡已断吹璈响,黄鹤犹悭搁笔篇”运用了典故,以“碧鸡”和“黄鹤”分别象征着神话中的神鸟,暗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神秘。然而,“已断”与“犹悭”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不再的感慨,以及自己未能尽情抒发情感的遗憾。
颈联“洞口晴绡横古木,潭心寒玉映遥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阳光透过古木,洒在洞口,仿佛轻纱般柔和;潭水清澈,倒映着遥远的天空,寒意中透出一种静谧之美。
尾联“避秦何必桃源问,咫尺琴高是散仙”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嚣,而是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琴高”,即琴高仙人,意味着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