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彬然在经历了四十年的游历名山之后,对家乡的承流山产生了特别的眷恋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承流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遍访名山四十秋,归来格外爱承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游历经历与对故乡山川的深情厚谊。诗人游历四方,历经四十年,最终回归故土,对承流山产生了更为深切的热爱。
颔联“天门雾锁风初启,丹灶苔封药尚留”描绘了承流山的神秘与古老。雾锁天门,象征着山的幽静与神秘;风初启,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丹灶与药,不仅体现了古代炼丹制药的传说,也寓意着山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宝藏。
颈联“落日扶筇寻许窦,何时携酒约羊求”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承流山的探索与向往。诗人于落日时分,手持竹杖,寻找着山中的隐秘之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追求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同时,诗人还期待着未来能与友人一同前来,共享美酒佳肴,共赏山中美景。
尾联“漫云老去登临怯,不到峰头不肯收”则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对登山的热情并未减退。他坚信,只有登上山峰之巅,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表达了对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