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行赠江致一少府

放浪江湖乃吾乐,羁束轩冕非所荣。

谪官去为剑浦吏,鼓柁遂作桐江行。

舣舟浙岸候潮至,百越微茫烟水外。

波横天际海倒流,喷雪惊雷声震地。

须臾风软潮已平,片帆去逐飞鸿轻。

棹讴四起日西落,暮天杳杳惟参横。

江山苍苍负残雪,江水茫茫浸寒月。

谁云逐客苦悽凉,今我斯游最奇绝。

清晨弭棹桐君庐,溪光山色世所无。

故人见我一笑粲,杀鸡为黍聊相娱。

嗟予仕宦等游戏,断梗飘蓬本无蒂。

但令景物供吟哦,出处穷通何足计。

此行幽讨殊未阑,满目叠叠皆云山。

鹭飞鱼跃石齿齿,今夜且宿严陵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的《桐江行赠江致一少府》,通过描绘桐江之行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由与官场的对比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首句“放浪江湖乃吾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后文“羁束轩冕非所荣”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官场束缚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接着,诗人以“谪官去为剑浦吏,鼓柁遂作桐江行”两句,描述了自己被贬官后,选择远离尘嚣,投身自然的决定,体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官场的疏离。

“舣舟浙岸候潮至,百越微茫烟水外”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航行的情景,远处的百越之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辽阔的意境。接下来,“波横天际海倒流,喷雪惊雷声震地”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雷鸣电闪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须臾风软潮已平,片帆去逐飞鸿轻”则转而描写风平浪静后的宁静与和谐,一片帆影追逐着天空中的飞鸿,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日落时分,诗人描绘了一幅暮色苍茫、星辰点缀的画面,“棹讴四起日西落,暮天杳杳惟参横”,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江山苍苍负残雪,江水茫茫浸寒月”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江边的冷清与孤寂,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最后,“谁云逐客苦悽凉,今我斯游最奇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旅行的独特感受,认为即使作为被贬之人,也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桐江之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思。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即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从景物中汲取灵感,享受生活之美。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觉度寺

夕发富春渚,朝次桐君庐。

桐君采药地,今作僧家居。

石磴上窈窕,林芿下扶疏。

山根二江合,清波见游鱼。

霜晴响钟磬,日落归樵渔。

客从何方来,弭棹聊踟蹰。

清景难久驻,怅然还问途。

形式: 古风

严陵滩下作二首(其一)

世祖龙飞万国朝,故人依旧隐蓬蒿。

羊裘肯换貂冠贵,钓石终齐凤阙高。

共宿客星亲帝座,贻书直气压时豪。

东京臣子多名节,皆自先生铸此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严陵滩下作二首(其二)

帝座高悬汉客星,樵渔今亦想英声。

钓台直下三千尺,谁谓先生只钓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兰溪访吴圣与不遇

夕次兰溪县,溪山照眼明。

云端双塔耸,烟际一桥横。

久旅易悽感,旧游如隔生。

故人寻不值,飘泊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