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过金山

不见德云闲古锥,淡烟寒日水涟漪。

风行雷动他山上,也好低头问讯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僧人过金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首句“不见德云闲古锥”,以“德云”象征僧人的形象,用“古锥”比喻其修行的深邃与静默,暗示僧人如同古锥般深藏不露,其智慧与修为在日常中不易察觉。次句“淡烟寒日水涟漪”,通过“淡烟”、“寒日”和“水涟漪”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是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禅宗的空寂之道。

后两句“风行雷动他山上,也好低头问讯伊”,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风行雷动他山上”运用自然现象作比,风行雷动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变化,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僧人所追求的内心平静与外界纷扰的和谐共存。后一句“也好低头问讯伊”则表达了对僧人智慧与修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自我反省与寻求内心平静的倡导。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送别僧人时的深刻情感与禅宗思想的精髓。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保慧大师(其二)

少林佛国不再见,台山大会堪凭□。

彼何人哉我何人,眨起眉毛宜猛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梗]韵

题豫章台

何日遗踪锁断岗,更谁曾望旧台荒。

百年南渡频秋雨,一片西山几夕阳。

石碍老松攲径险,岸随乾苇出江长。

斗间可是无佳气,又见飞乌绕去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雁

此是衡阳第几群,寂寥偏杂雨声闻。

如今远道多矰缴,莫厌高飞入暮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自戒

震畏四知,我畏我知。心之所畏,天不可欺。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