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震畏四知,我畏我知。心之所畏,天不可欺。
这首诗名为《自戒》,由宋代诗人徐元杰所作。诗中以“震畏四知,我畏我知”开篇,直接点明了自我警醒的主题。接下来的“心之所畏,天不可欺”,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敬畏与道德的约束,暗示人应当遵循内心的良知,不可违背天理人伦。整首诗简洁有力,富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自律和内心反省的深刻思考。通过“畏我知”的表达,诗人提醒自己及读者,应当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不可轻易欺骗自己或他人,因为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无法被掩盖或欺骗的。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风气的净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详
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乐事迟回致岁丰,几多遗爱在湘中。
须知楚水枫林下,不似初闻长乐钟。
老守最忧农,往来思虑忡。
半时半刻里,一饭一茶中。饥溺真犹己,恫■在厥躬。
天高元听下,一念岂难通。
又过江头黯淡时,野梅初见雪前枝。
水霞错落书秦篆,烟树凄迷画楚辞。
山店灯残人亦睡,寒洲月上雁先知。
自题秋叶寻前梦,薄酒残蔬当夕炊。
云边雁影半浮沉,一片征帆万里心。
水月光涵疑雪夜,小舟乘兴欲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