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令晖的作品,名为《古意赠今人》。诗中通过对比春日温和与北方寒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这里描绘的是北地严寒的气候,以及人们为了御寒而穿着厚重的皮毛衣服。与南方温和的丝绸相比,这里的生活显得异常艰苦。
接下来的“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在盼望亲人的归来。这种思念之情已成为常态,每一年都无法解开这份牵挂。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这里写的是南方的春日温暖而北方却仍是寒冷多霜,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不平衡与思念之情。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北方妻子的了解和南方亲人的隔绝,增添了一份无奈和孤独感。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诗人询问在这艰难的生活中,有谁能理解他的辛酸,又通过飞燕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这里的飞燕可能象征着信息或思念的传递。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这里的意象是身体被压迫得像烙铁一样,而面容因为思念而憔悴。风和电则像是加速了时间,让人感受到岁月匆匆。
最后,“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诗人通过这两句总结了自己的感受,即外在的光鲜美好终究会消逝,但内心深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却始终未变。这份情感是最为坚韧和持久的。
整首诗通过对南北方气候与生活状态的对比,以及时间流逝和个人美好的消亡,强调了内心不变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对亲情深沉而细腻的描绘。
不详
南朝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高门昼恒关。
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
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堂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掩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玉钗色未分,衫轻似露腕。
举袖欲障羞,回持理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