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赖有空山著此翁,不然高论与谁同。
百年会尽玄尚白,一气不停春又红。
诗卷每随烟水外,鸟声多在夕阳中。
年丰已卜晴人日,亦是平生?亩忠。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首句“赖有空山著此翁”,设定了一个隐逸的意境,诗人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寄托。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向往。
接着,“不然高论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他不愿意参与那些高谈阔论,只愿在这片山林中,与大自然为伴。随后的“百年会尽玄尚白,一气不停春又红”,则是在时间和生命流转中的感慨,尽管岁月匆匆,但大自然的生机依旧旺盛。
“诗卷每随烟水外”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游走,每到一处,便随手书写诗篇,以此来记录下这份难得的情感。紧接着,“鸟声多在夕阳中”则是对这份宁静的进一步渲染,诗人的心灵在晚霞与鸟鸣之间获得了平和。
最后两句“年丰已卜晴人日,亦是平生?亩忠”,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珍视和感激。在这里,“年丰”指的是年岁渐长,而“已卜晴人日”则是说诗人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人间世界中寻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和满足。末了的问号“亦是平生?亩忠”,更像是一种自我对话,反思自己一生的追求是否真正达到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春光、鸟鸣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情感体验。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江湖老我百无堪,懒过紬书太史谈。
雨脚又连人日暗,酒肠那似少年酣。
一生出处龟藏六,万事乘除狙赋三。
且试半篙春水绿,南山之北北山南。
雁鹜行馀纸尾钳,岸湖老屋压题签。
印文生绿空藏匮,草色蟠青欲刺檐。
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
官曹那得閒如此,亦奉一囊惭属厌。
野竹吾乡路,逢人似故知。
社寒催燕早,夜雨勒花迟。
草入思连梦,山邀到歙诗。
客中春一半,煞是负春彝。
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违剧晴雨,人生何苦许悲欢。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
坐想西风万袍鹄,政飞健笔写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