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虎行

一日擒一豹,两日擒两虎。

绣衣使者到荆溪,三日尽知民病苦。

使君诏县令,县令召猎户。

赏格高悬网新补,尽道使君仁且武。

使君谓父老,汝邑昔有周处公。

力与蛟虎争长雄,不知名落三害中。

斩蛟杀虎翻然改行收奇功,今人古人性本同。

彼哉名在丹书欲焚者,能言擒虎自效吾其从。

甲能独当乙并力,所不汝贷有如此溪石。

一鼓再作,声如风雷。

山谷响应林木摧,丑类欲逃安往哉。

一虎复一虎,一豹复一豹,从今日日闻飞报。

君不见山南山北行人多,争和使君擒虎歌,何处乡村愁政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擒虎行》是明代诗人邵宝创作的一首描绘官府捕虎为民除害的诗歌。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官员邵宝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并采取果断行动,捕杀危害百姓的猛兽,以维护地方安宁的情景。

诗歌开篇以“一日擒一豹,两日擒两虎”起笔,简洁有力地展示了邵宝的果敢行动。接着,“绣衣使者到荆溪,三日尽知民病苦”一句,不仅点明了邵宝的身份和到达地点,也暗示了他深入民间,体恤民情的决心。随后,邵宝通过与县令、猎户的合作,展示了他治理地方的策略和方法,强调了赏罚分明的重要性。

“使君谓父老,汝邑昔有周处公。力与蛟虎争长雄,不知名落三害中。”这一段将邵宝与古代英雄周处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邵宝治理能力的高度评价。通过讲述周处与蛟龙、猛虎斗争的故事,进一步强化了邵宝为民除害的决心和勇气。

“今人古人性本同。彼哉名在丹书欲焚者,能言擒虎自效吾其从。”邵宝在此强调了人性的普遍性,鼓励那些有名望却不愿为民众服务的人,应当像他一样,勇于承担责任,为民除害。

最后,“一鼓再作,声如风雷。山谷响应林木摧,丑类欲逃安往哉。”描绘了邵宝组织的捕虎行动的壮观场面,展现了其行动的威力和效果。通过“一虎复一虎,一豹复一豹”的反复出现,强调了邵宝持续不懈的努力和成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邵宝作为地方官员,不仅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两节妇诗

姑哭良人十载前,妇哭良人十载后。

夜深星月入空帷,一盏青灯两相守。

姑前孀居二十四,妇后孀居一十八。

谁言人事有易难,两节相成竟颃颉。

姑心竹有节,妇心井无波。

文章师傅史迁笔,姑兮妇兮千载名不磨。

形式: 古风

许道宁秋山晴岚图

春山岚重秋山少,宿雾浮烟亦昏晓。

千峰万峰爽气生,望入虚无俱缥缈。

画图到此须写真,许君笔力真能神。

丹丘博士有巨眼,谓是晚年尤可人。

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

本来面目见苍厓,笼罩谁加青与紫。

乾坤无心四时改,万变消沉一真在。

古人观物复今人,秋色无端几千载。

君不见邹君得此爱如玉,长卷装潢更犀轴。

何当携上九龙巅,南望湖天送孤鹜。

形式: 古风

择庵赠周用仁

择庵择术如择邻,家传医道能通神。

庵中读书二十载,养得满腔多是春。

春来沴气方流转,择庵出门无近远。

独将一点天地心,厉鬼闻之亦遄返。

吾家诸子婉清扬,一疾偶到沉痾乡。

择庵谓此不足治,坐令二竖违膏肓。

我为题诗当金帛,声动东阡与西陌。

杏林红映橘泉清,回首龙峰片云白。

形式: 古风

双松图寿司徒秦公

一春三寄寿公诗,未尽平生爱公意。

清秋忽展双松图,于我初心乃深契。

乔柯落落生涧阿,下荫流泉上云气。

万古长撑雨露天,四时平视冰霜地。

问谁作者宋季人,一幅生绡墨尚新。

题诗千里应尊酒,岁寒标格当青春。

君不见司徒嘉绩奏三载,只尺天颜真简在。

麟袍玉带照贞姿,四海人方仰风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