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二首(其一)

千丈云根荫此邦,沈沈寒影卧秋江。

潭空映日苍虬动,烟煖翘沙白鹭双。

梦觉滩声喧客枕,吟馀竹色满僧窗。

诗成绝叫层楼上,听我洪钟万石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与静谧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以及寺中僧侣的生活情景。

首联“千丈云根荫此邦,沈沈寒影卧秋江”,开篇即以“千丈云根”描绘出山势之高峻,云雾缭绕,仿佛整个地区都被这云雾所庇护。接着,“沈沈寒影卧秋江”则通过“寒影”和“秋江”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凉意的秋季景象,云影静静地躺在江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受。

颔联“潭空映日苍虬动,烟煖翘沙白鹭双”,进一步描绘了潭水在阳光下的动态美。潭水清澈见底,阳光照射下,仿佛苍龙在水中游动,生动形象。同时,远处的烟霭温暖,沙滩上一对白鹭翘首而立,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颈联“梦觉滩声喧客枕,吟馀竹色满僧窗”,转而描写寺内僧侣的生活。梦醒时分,滩上的流水声打破了寂静,似乎在唤醒旅人。吟诵之后,竹林的青翠之色充盈着僧人的窗户,既表现了僧侣生活的清幽,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诗成绝叫层楼上,听我洪钟万石撞”,最后以诗人创作诗歌为线索,将情感推向高潮。在高楼上,诗人激情四溢地吟诗,仿佛洪钟之声回荡在万石之间,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南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南山寺二首(其二)

安心是药本非禅,遇胜欣随意所便。

嚼蕊拈花身老矣,穿云涉水思茫然。

行逢酒伴操觚去,倦憩僧窗借榻眠。

寄语桃源问津者,人中今是地行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象州行衙井泉甘冷太守而下皆饮此井

鸡号更五点,众星尚煌煌。

残烛半吞吐,宿酒疑在亡。

碧井阴修梧,林疏月汪汪。

峤南瘴疠地,饮此冰玉光。

晨瓶出雪乳,一漱病齿凉。

众汲欲尽及,匏尊得细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象守坐啸堂

治国如烹鲜,驭民如牧羊。

薰狐芦自焚,投鼠器必伤。

曹侯百世师,狱市寄全齐。

天下本无事,庸人勿扰之。

危机蹈潜弩,恶吏冠虓虎。

飞走岂不高,摇足堕网罟。

使君古太邱,妙割无全牛。

班春千骑晓,长啸万壑秋。

棠阴日转午,风檐翠交舞。

问道舍盖公,诵诗选何武。

渭水占熊罴,万里笞羌夷。

试磨南山石,更草中兴碑。

形式: 古风

别象州陈守容德

三年客殊方,荣悴不堪说。

迢迢家万里,奄奄命一发。

使君古丈夫,兴哀在缧绁。

平生风马牛,旧职比鹣蹶。

欣然一笑粲,彼此百忧结。

皇恩下天扉,泪泣孤臣血。

行厨洗玉盘,载酒助欢悦。

庖珍问五鲭,饼字炊十裂。

徙突今未黔,班草永一诀。

何须更秉烛,端是梦中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