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郭祥正的《东郊》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天离去时的惆怅与感慨,以及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
首联“东郊怅望惜春归,颇觉年来万事非。”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站在东郊,望着春天渐渐远去,心中满是不舍与伤感。同时,他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似乎都发生了改变,流露出一种岁月易逝、人事沧桑的感慨。
颔联“不奈离愁须觅酒,得闻歌响却沾衣。”进一步深化情感。面对无法抑制的离愁,诗人只能借酒浇愁,但即便如此,听到歌声响起,仍不禁泪湿衣襟。这里通过饮酒和听歌两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寻求慰藉的无奈,也有因美好事物触发的感伤。
颈联“蜜蜂捕蕊穿花去,巢燕寻泥拍水飞。”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蜜蜂忙碌于采蜜,燕子在水面轻掠取泥筑巢。这两句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
尾联“物态风光能几许,老无忧患世人稀。”诗人在此发出深沉的感慨,认为世间美好的事物和时光都是有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忧虑和烦恼反而变得稀少。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切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