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回公寺

山州风土极边头,二十年中复此游。

青鬓已随人事改,碧溪犹绕寺门流。

轻寒剪剪侵驼褐,小雪霏霏入蜃楼。

为问劳生几时了,不成长抱异乡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张翰所作,题为《再过回公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重游山州风土时的感慨与心境。首联“山州风土极边头,二十年中复此游”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跨度,二十年前的游历与今日重访形成对比,暗示了时光流转与世事变迁。

颔联“青鬓已随人事改,碧溪犹绕寺门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感。诗人以“青鬓”与“碧溪”相对照,“已随人事改”的青鬓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变化,而“犹绕寺门流”的碧溪则展现出自然界的永恒与宁静,形成鲜明的反差,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轻寒剪剪侵驼褐,小雪霏霏入蜃楼”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轻寒的空气仿佛剪刀般轻柔地穿透驼色的外衣,小雪在空中飘洒,甚至似乎进入了蜃楼之中。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雪景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为问劳生几时了,不成长抱异乡愁”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自问人生何时才能结束,是否终将长怀异乡之愁。这一问既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故乡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5)

张翰(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宁宫朝回

宿雨初收变晓凉,宫槐恰得几花黄。

鹊传喜语留鞘尾,泉打空山辊鞠场。

已觉云林非俗境,更从衣袖得天香。

太平朝野欢娱在,不到莲塘有底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使高丽过平州馆

昨日龙泉已自奇,一峰寒翠压檐低。

兼并未似平州馆,屋上层峦屋下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金郊驿

山馆萧然尔许清,二更枕簟觉秋生。

西窗大好吟诗处,听了松声又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邵智夫同游南城

园林晴昼蔚如烟,林外支流尽水田。

落日趁墟人已散,鹭鸶飞上渡头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