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信可秋夜有怀

又是山寒水绿秋,年华冉冉鬓边流。

一声孤雁人千里,三点寒更月半楼。

宦海浮生成底事,骚人彻骨是长愁。

天空地迥凄凉夜,一曲商歌一掉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又是秋意渐浓山水清凉,岁月匆匆流逝在鬓发间。
孤雁哀鸣穿越千里,寒冷的更声敲响在半楼的月光下。
官场沉浮究竟为何事,诗人的忧愁深入骨髓。
在这辽阔而寂寥的夜晚,一曲商歌唱完,心生离别之意。

注释

山寒:秋天山中的凉意。
水绿:秋天水色碧绿。
年华:时光。
鬓边:鬓发旁。
孤雁:独自飞翔的大雁。
寒更:寒冷的更鼓声。
月半楼:月光照亮的半座楼。
宦海:官场生涯。
浮生:短暂而无常的生活。
底事:到底是什么。
长愁:深深的忧虑。
商歌:悲凉的歌曲。
掉头:转身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哀愁与感慨。诗的前两句“又是山寒水绿秋,年华冉冉鬓边流”设定了季节和心境,山峦依旧、河水碧绿的深秋景色,与时光飞逝、头发斑白的个人遭遇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一声孤雁人千里”则通过远处传来的孤独鸿鹄之声,渲染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怀,而“三点寒更月半楼”则是夜深人静、寒意浓重的景象,月亮已过中天,但诗人的心更是冷清孤寂。

接着,“宦海浮生成底事”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仕途世事的无奈与困顿,而“骚人彻骨是长愁”则表明了这种感慨已经深入骨髓,不仅是表面的烦恼。

最后两句,“天空地迥凄凉夜,一曲商歌一掉头”进一步加重了诗中的哀愁氛围。诗人在这凄清的秋夜中,听着那一曲悲凉的商歌,不禁潸然泪下,甚至连头发都随之摇落。这不仅是对音乐的感怀,更是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无声叹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秋夜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蔡伯世韵二首(其二)

中郎风调世间无,敢谓明时德不孤。

扫地焚香诗得计,曲肱饮水道如愚。

寄书只说游山好,临老都缘学佛癯。

白帝一来真漫浪,时人无用便题舆。

形式: 古风

和蔡伯世韵二首(其一)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祇相宜。

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

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

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雪

疏木堕栖鸟,寒潭悲卧蛟。

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

檐滴冰为净,梅添玉作梢。

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苦雨

噎鸠唤雨恼秋魂,唾手笺天恨少文。

捲去行云宜有主,放行飞海恐成群。

濛濛遮眼寻山远,点点送愁缘竹闻。

神女工夫遽如许,可能匝地洗妖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