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台一上一消魂,触目犹多古迹存。
溪水流来闻越号,舟人指点是胥门。
烟云弄晓青山澹,城郭初晴碧瓦昏。
鱼跃鸢飞归至化,当时歌舞不须论。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台的景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清新之美。诗人登上高台,触目所及皆是古迹,溪水潺潺,舟行之处仿佛能听到古代的呼唤,指向的是胥门,那是历史的印记。清晨的烟云与青山相映成淡雅之色,初晴的城郭中,碧瓦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昏暗。鱼儿跃出水面,老鹰飞翔,这一切都回归了自然的和谐,让人不禁感慨,当年的歌舞繁华已不再,唯有自然与历史的痕迹永恒存在。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不详
娇红腻紫炫晴芳,好本传来自洛阳。
谱上有方曾换骨,花中无比合称王。
道妆宜贮黄金屋,素艳堪居白玉堂。
罗幕重重护风日,几家歌管惜春光。
鸳鹭胡为久未归,江东民瘦要公肥。
诏翻云露宫鸦湿,帆起秋风画鹢飞。
把酒敬亭呼李白,高吟静练压玄晖。
不须举手遮西日,花待刘郎对紫微。
朱轮千骑出行秋,览胜须登海涌丘。
水与天光远相接,云遮山色半如羞。
先贤祠下修时敬,古剑池边记昔游。
醉墨淋浪足酬唱,归来鼓角动城头。
台岭岧峣道路长,周遭无数接青苍。
溪头枯树如人立,峰顶孤松似伞张。
片片开田种阶级,家家垒石作门墙。
篮舆摇兀东风里,却忆西州上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