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医师范子和

我庐姑射东,君居西山隅。

相去不十里,曳杖以问途。

知我远方来,尽室相煦濡。

衰年况多病,药物必尔须。

诊视得家法,就为医多卢。

贫贱人所恶,世利人所趋。

君子异于众,而独与我娱。

延我升中堂,坐列皆明儒。

酒肴既登俎,左右罗童奴。

令行爵无算,促使开大壶。

酒酣意气逸,高论到唐虞。

日晏未得归,欲起时见拘。

自言小邑中,何尝试士夫。

久客惜人情,褊量动辄踰。

仍呼儿出拜,头角异凡雏。

从小好文字,未睹明月珠。

长者幸有赐,终身不敢渝。

既蒙主人知,所愿献良图。

世人岂无才,唯德不能俱。

不见盆成括,以是丧厥躯。

又徵荀氏语,至察则无徒。

大辩外若讷,聪明守以愚。

颜子称大贤,尚云有若无。

吾言傥无忽,荣名不须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我的居所在姑射山东,你住在西山的一角。
相隔不过十里路,拄着拐杖前来询问道路。
知道我是远方而来,全家都热情款待。
年老体弱又多病,需要药物来调养。
按照家传的医术诊断,给我医治各种疾病。
贫穷和卑贱是人们厌恶的,世人都追求利益。
君子与众不同,却唯独与我共享欢乐。
邀请我进入中堂,坐着的都是博学之士。
酒食已摆上桌,周围还有侍童和奴仆。
敬酒不计其数,催促开启更大的酒壶。
酒醉后意气风发,谈论到唐虞盛世。
天晚了还未能回去,想要起身又被挽留。
自述在小城中,未曾见识过士大夫的风采。
长久在外对人情世故很珍惜,心胸狭窄常常超越界限。
又唤孩子出来行礼,他们的气质非同寻常的孩子。
从小爱好文学,还未见过明亮如明珠的才华。
有幸得到长者的赏识,一生都不敢忘怀。
既然受到主人的赏识,希望能献上好的建议。
世上难道没有人才,只是品德往往不能兼备。
看看盆成括的例子,过于精明反而失去生命。
荀子说过,过于苛察则身边无朋友。
大智若愚,聪明人应守愚以保持谦逊。
颜回被称为大贤,尚且说自己的优点像没有一样。
如果我的话不被忽视,名誉不需要刻意追求。

注释

我庐:我的居所。
姑射: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东:方位,东方。
君:您。
居:居住。
西山隅:西山的一角。
相去:相隔。
不十里:不满十里。
曳杖:拄着拐杖。
尽室:全家。
相煦濡:相互关怀照顾。
衰年:年老体衰。
况:况且。
多病:疾病缠身。
诊视:诊断病情。
得家法:按照家传的医术。
就为医多卢:医治各种疾病。
贫贱:贫穷和卑贱。
人所恶:人们厌恶的。
世利:世俗的利益。
人所趋:人们追求的。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异于众:与众人不同。
延我:邀请我。
升中堂:进入厅堂。
坐列:坐着的人。
皆明儒:都是博学之士。
酒肴:酒食。
既登俎:已经摆上桌。
左右罗童奴:周围排列着侍童和奴仆。
爵无算:敬酒不计其数。
促使:催促。
酒酣:酒醉后。
意气逸:意气风发。
日晏:天晚。
未得归:未能回去。
时见拘:时常被挽留。
小邑:小城。
何尝:未曾。
试士夫:见识过士大夫。
久客:长期在外。
惜人情:珍惜人情。
褊量:心胸狭窄。
仍:又。
呼儿出拜:唤孩子出来行礼。
头角:比喻才能或品行。
从小:自幼。
好文字:爱好文学。
未睹:未曾见过。
明月珠:明亮如明珠的才华。
幸有赐:有幸得到赏识。
终身不敢渝:一生都不敢忘怀。
主人知:主人的赏识。
所愿:希望。
献良图:献上好的建议。
岂无才:难道没有才能。
唯德不能俱:只是品德往往不能兼备。
盆成括:战国时期的人物,因过于精明而招致祸患。
荀氏语:荀子的话。
至察则无徒:过于苛察则身边无朋友。
大辩:大智慧。
外若讷:外表显得木讷。
聪明守以愚:聪明人应该以愚钝自守。
颜子:颜回。
称大贤:被称为大贤。
尚云有若无:尚且说自己优点像没有一样。
吾言:我的话。
傥无忽:如果不会被忽视。
荣名:名誉。
不须沽:不需要刻意追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与医师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即刻画出两人的居所相对,虽不远离,但都有各自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衰年况多病”、“药物必尔须”,显示了医师范子和对于治疗疾病的专注与责任心。

接着,“贫贱人所恶,世利人所趋”一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医者的轻视,以及人们追逐名利的心态。然而,君子与众不同,对待士人的态度显示了其品格之高尚。

“延我升中堂,坐列皆明儒”等句节,展现了一场温馨的聚会情景,其中医师对士人以礼相待,气氛和谐。诗中的“酒肴既登俎,左右罗童奴”、“令行爵无算,促使开大壶”,则是宴席上的景象,显示了宴会的盛况以及主人对客人的款待之情。

士人在宴会中畅谈古今,至“高论到唐虞”时,已是酒酣耳热之际。然而,“日晏未得归,欲起时见拘”,则表现了士人不忍离去的情怀,以及对主人情意的珍视。

随后,“自言小邑中,何尝试士夫”等句,士人表达了自己在地方上的微不足道,以及对于他人的关心与理解。接着,“久客惜人情,褊量动辄踰”,则是士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情冷暖的体察。

“仍呼儿出拜,头角异凡雏”一句,描绘了医师之子出场行礼的情景,其中“头角异凡雏”四字,形容孩子天真烂漫的模样。紧接着,“从小好文字,未睹明月珠”,则是士人对医师之子的赞美,以及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向往。

“长者幸有赐,终身不敢渝”一句,表达了士人对于长者的敬意以及对于所得礼物的珍惜。最后,“既蒙主人知,所愿献良图”,则是士人对于医师之识才与德行的赞扬,以及希望能为其出谋划策的愿望。

全诗流露了深情厚谊和对知识的尊崇,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士人的高洁品格以及他们对于友情、学问、道德的重视。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闺人赠远二首(其一)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

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半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闺人赠远二首(其二)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寄礼部刘郎中

一别三年在上京,仙垣终日选群英。

除书每下皆先看,唯有刘郎无姓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