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凯烈彦卿学士

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

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

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京城度过了十年,那时的繁华与离别后的情感变化有多少。
那些珍贵的记忆被刻在竹简上,归入史官的收藏,而雨花石的痕迹已无法追寻维摩的踪影。
湘江夜晚的雨水滋润着青草生长,淮海秋风吹起白色的波浪。
明天又要乘船向南而去,我们在遥远的地方遥望,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感慨。

注释

十年:指过去的十年。
帝里:京都。
共鸣珂:形容京城繁华。
汗竹:古代用竹简记录历史。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雨花:比喻过去的记忆。
维摩:可能指代某人或某事,这里用作泛指。
湘江:长江支流,此处指湖南地区。
生青草:形容雨后植物生长。
淮海:淮河和大海,泛指广阔区域。
白波:白色的浪花。
扁舟:小船。
南去:向南航行。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相望:彼此遥望。

鉴赏

这首元代雅琥的《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十年京城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分别后的感慨。首句“十年帝里共鸣珂”,描绘了两人在繁华帝都共享的繁华与友谊,如同马车上的玉珂声回荡。次句“别后悲欢事几多”,暗示了离别后各自经历的喜怒哀乐。

第三句“汗竹有编归太史”,以汗青竹简比喻历史记录,表明学士的才华将被载入史册,寓意深远。第四句“雨花无迹染维摩”,借维摩诘的故事,表达对友人清高品格的赞美,希望他能保持纯洁如雨花般的品性。

第五、六句“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通过描绘湘江夜晚的雨景和淮海秋风中的白浪,寓言了时空的流转和个人命运的变迁,寄寓着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担忧和对未来的遥想,以及对彼此天涯相隔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39)

雅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琥字正卿。尝家於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以美其行,傅广文与砺有句云:“忽闻除书双及门,老亲白发生颜色。”後历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

  • 籍贯:可温

相关古诗词

上执政四十韵

圣主飞龙日,求贤似拾珍。

典谟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当黄道,风云拥紫宸。

华封归帝力,寿域囿吾民。

旭旭时将旦,熙熙物自春。

唐虞风未远,邹鲁俗还淳。

往者三灵坠,扶持赖有人。

斩鲸清海沸,鍊石补天迍。

工鲧趋刑辟,皋夔起隐沦。

明公辞政久,首诏趣装频。

渴慰苍生望,饥怜赤子贫。

朝阳先睹凤,春籁正书麟。

总代天成化,俱为政入神。

五朝居辅弼,三世掌经纶。

皇眷恩波阔,玄功德泽均。

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历法羲经秘,书文颉篆新。

山河由秉笔,社稷在垂绅。

众水宗南渤,诸星拱北辰。

济为舟楫重,任托股肱亲。

玉烛调元气,金枢运大钧。

都俞闻密赞,谏论喜重陈。

声教流沙外,讴歌碣石滨。

乌台分绣斧,凤诏继华茵。

练达时无匹,公忠世绝伦。

栋梁支大厦,柱石表重闉。

天下皆桃李,人间静棘榛。

中台方正席,东阁又延宾。

有客怀吾道,无媒致此身。

穷经甘寂寞,抱拙忍酸辛。

虎榜叨前列,鸳墀接后尘。

郎潜嗟咄咄,吏隐叹逡逡。

十口长为旅,三年屡卜邻。

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

养母留甘旨,居官守诲谆。

正言期董贾,枉道耻仪秦。

草芥难终弃,刍荛尚可询。

修涂多骏足,冱辙有潜鳞。

未遂风云信,犹沾雨露仁。

天瓢能一滴,咫尺是通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九月一日游昭亭

山色江光带近郊,道旁杨柳舞寒条。

半生九日黄花酒,多在西风白下桥。

千里客游仍暮景,异乡人事又今朝。

老来未遣登临懒,尽醉东家绿玉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武昌南湖度夏

南浦幽栖地,当门罨画开。

青山入云去,白雨渡湖来。

石润生龙气,川光媚蚌胎。

芙蕖三百顷,何处著炎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潇江亭

背依古塔面层峰,曲曲阑干峻倚空。

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

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

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