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题为《题黔阳宝山书院(其三)》。诗中蕴含了对教育、学问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白鹿遗风挽易回,黔中书院为重开”,以“白鹿”象征古代学者的智慧与精神,表达了对传统学术精神的追忆与传承,同时点明了重新开启黔中书院的意义,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复兴。
颔联“纲常大义无终极,道学真源有自来”,揭示了道德规范和学术真理的永恒性,强调了它们是人类社会和学术研究的基石,不可磨灭。
颈联“天上斗牛横剑气,人间山水壮琴台”,将天象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通过“斗牛”、“剑气”、“山水”、“琴台”等意象,展现了宇宙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
尾联“仰高久切吟边思,拨尽阴何几许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认知,如同拨开历史的尘埃,揭示出真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道德和自然美的深刻思考与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