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途中柬翠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无能的自责,以及对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在外任职多年,回顾过去,虽有江山美景激发诗兴,但岁月不待人,青春已逝,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作郡无能忽六期”,诗人自省自己在官任上的无能,时间匆匆已过六个年头。“公家移檄费驱驰”,描述了为公事奔走忙碌的情景,体现了公务繁忙的生活状态。
“江山助我诗何补”,面对壮丽的江山,诗人却感叹自己的诗歌创作无补于实际,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日月催人老不知”,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人已老去,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青眼难忘东道德,白云常动北堂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青眼”形容对某人的喜爱或关注,“东道德”可能是指诗人曾经生活或工作的地方,“北堂思”则可能是对某个特定人物或地方的思念。
最后,“旧时松菊荒芜久,相约投簪莫更迟”,诗人回忆起过去松菊生长的地方已经荒芜许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并劝告朋友不要错过相聚的机会,珍惜当下,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