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上黄坛几度盟,印开龙渥喜丹成。
岂同叔夜终无分,空向人间著养生。
诗人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哀悼。"独上黄坛几度盟,印开龙渥喜丹成。"这里的“黄坛”指的是古时举行盟誓的地方,“龙渥”则是用来比喻纯净无杂之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与朋友曾经共同立下的深刻盟约和对友情的珍视。
然而,接下来的"岂同叔夜终无分,空向人间著养生。"却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岂”字在这里表达了疑问或反诘之意,“叔夜”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弟子公孙丑,他与朋友绝交后,友人曾经送给他一些财物,但公孙丑坚决推辞。诗中借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已逝世之友无能为力的哀痛和对世间冷暖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于深刻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无奈。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感情真挚而又不失文采。
不详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
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却忆书斋值晚晴,挽枝闲啸激蝉清。
影沈巴峡夜岩色,踪绝石塘寒濑声。
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