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温飞卿笺纸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当时身披三十六鳞的官服,多次穿着它还寄托着相思之情。
等到重新整理好袍袄,我将全部写下襄阳的民间歌谣。

注释

鳞:这里指官服上的纹饰或鳞片状图案,象征地位或权力。
使时:指担任使者或官员的时候。
裹相思:借衣物寄托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袍袄:古代的一种长袍和短袄,泛指衣物。
抄了:整理、抄写。
襄阳:地名,在今湖北省,历史上文化繁荣,有丰富的民间故事。
播掿词:流传的民间歌谣或故事,掿(nuò)在这里指口述或传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的作品,名为《寄温飞卿笺纸》。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 这两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明,即便是最普通的生活用品,如书笺,也能承载着深深的情感。三十六鳞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制作工艺的纸张,而“充使时”则是在特定的时间里,使用这些纸张来书写。诗人通过反复使用这样的纸张,试图捕捉和留住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这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袍袄在这里象征着书信,而“重抄”意味着反复地书写和修改,以追求完美的表达。最后一句“尽写襄阳播掿词”,则是指诗人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于这些诗句之中,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友情深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寄托,以及他们通过文学手段传递情感的独特方式。

收录诗词(75)

段成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 字:柯古
  • 籍贯:晚唐邹平
  • 生卒年:803-863

相关古诗词

却忆书斋值晚晴,挽枝闲啸激蝉清。

影沈巴峡夜岩色,踪绝石塘寒濑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嘲飞卿七首(其一)

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嘲飞卿七首(其二)

醉袂几侵鱼子缬,飘缨长罥凤皇钗。

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嘲飞卿七首(其三)

翠蝶密偎金叉首,青虫危泊玉钗梁。

愁生半额不开靥,只为多情团扇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