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作归雁亭于滑州后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因取余诗刻于石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

风吹城头秋草黄,仰见鸣雁初南翔。

秋草风吹春复绿,南雁北飞声肃肃。

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雁将归时。

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雁年年自南北。

台倾馀址草荒凉,树老无花春寂历。

东州太守诗尤美,组织文章烂如绮。

长篇大句琢方石,一日都城传百纸。

我思古人无不然,慷慨功名垂百年。

沉碑身后念陵谷,把酒泣下悲山川。

一时留赏虽邂逅,后世传之因不朽。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轻拂城头,吹黄了枯草,抬头看见南飞的大雁开始振翅飞翔。
秋草经风吹过,春天又会转绿,南来的雁群北归,声音肃穆而深沉。
城下的平台边,桃李小径旁,我记得当初亲手开辟,一片荒芜。
冰雪消融,草木复苏,我忆起鸿雁即将回归的时节。
十年过去,只留下空荡的遗迹,每年飞雁依然南北穿梭。
台基残破,遗址上杂草丛生,老树无花,春天显得格外寂静。
东州太守的诗才出众,他的文章华美如锦。
他精心创作的长篇大作,如同精雕细琢的方石,一日之间在都城流传开来。
我想古人皆如此,豪情壮志流传百年。
身后埋下的碑文,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举杯痛饮,为山河之哀而泣。
虽然当时欣赏的人不多,但后世因其不朽而流传下来。

注释

秋草:秋季的草。
鸣雁:秋天南飞的大雁。
桃李蹊:桃树和李树之间的小路。
鸿雁:大雁。
遗迹:遗留的痕迹或遗址。
东州太守:指一位地方官员。
烂如绮:形容文章华丽如丝织品。
沉碑:埋葬的碑文。
陵谷:比喻世事变迁。
邂逅:偶然相遇。
不朽:永存,永不磨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予作归雁亭于滑州后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因取余诗刻于石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诗中,欧阳修通过对秋风中的城头、南飞的雁群、桃李小径以及自己亲手种植的草木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他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感叹物是人非,而归雁年复一年地南北迁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

诗人赞美了前任太守梅公仪的文章才华,他的诗歌犹如锦绣,流传广泛。欧阳修借此表达对古人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也感慨自己的功名未竟,身后之事难以预料。最后,他承认即使当下相聚是偶然,但通过诗歌,他们的精神和作品却能得以永存。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欧阳修对于历史、自然和个人命运的独特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升天桧

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千言。

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

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

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

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

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

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爱,何必诡怪穷根源。

形式: 古风

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誇。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形式: 古风

天辰

天形如车轮,昼夜常不息。

三辰随出没,曾不差分刻。

北辰居其所,帝座严尊极。

众星拱而环,大小各有职。

不动以临之,任德不任力。

天辰主下土,万物由生殖。

一动与一静,同功而异域。

惟王知法此,所以治万国。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太白戏圣俞

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

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

宫娃扶来白已醉,醉里诗成醒不记。

忽然乘兴登名山,龙咆虎啸松风寒。

山头婆娑弄明月,九域尘土悲人寰。

吹笙饮酒紫阳家,紫阳真人驾云车。

空山流水空流花,飘然已去凌青霞。

下看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