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马氏二子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

辇路开千里,寒云霁九天。

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

河兖冰初合,关城月屡圆。

暝过荥水上,闻说郑卿贤。

材蔽行人右,名居东里先。

制岩开别业,桑柘亦依然。

待至金园侧,相将居一廛。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神圣的君王封禅泰山,十月开始举行仪式。
皇家车驾的道路绵延千里,寒冷的云层后天空放晴。
众多老友陪伴左右,两个孩子留在伊水之畔。
黄河、兖州的冰开始结成,边关城池的月亮多次圆满。
傍晚经过荥水之上,听说郑国的贤臣。
他的才华超越众人,名声在东里居首。
他在山岩旁开辟别墅,桑柘树依旧繁茂。
期待在金园旁边,我们共同居住一隅。

注释

太岳:泰山,五岳之一。
建行旃:举行封禅仪式。
辇路:皇家车驾的道路。
霁:雨过天晴。
伊川:古代地名,指伊水。
河兖:黄河和兖州。
郑卿:郑国的贤能官员。
行人右:才华出众的人。
东里:古代学宫所在,此处指人才辈出的地方。
别业:别墅或隐居之处。
金园:可能指皇家园林或富贵人家的园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伟的仪式和一次田园生活的转变,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乡土以及宁静生活的深厚情感。

“圣君封太岳”一句表明了最高统治者的尊崇与威仪,"十月建行旃"则指出这一系列隆重活动发生在秋季。紧接着,“辇路开千里”和“寒云霁九天”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壮观的画面,通过皇家的车队开道与寒冷的云气散去,展示了帝王威严和自然景象的对比。

诗中“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两句转折处,"故人"指的是旧友,而"二子"则是特定的人物——荥阳马氏兄弟,他们选择留在伊水之滨,这里传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情怀。随后,“河兖冰初合,关城月屡圆”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暝过荥水上,闻说郑卿贤”一句中,"暝"字意味着黄昏时分,而“郑卿贤”的出现可能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提醒或者对当下人物的一种比喻。接着,“材蔽行人右,名居东里先”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和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

最后,"制岩开别业,桑柘亦依然"到“待至金园侧,相将居一廛"几句,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与世隔绝、自在悠然的情感。这些句子表明了诗人和朋友共同期待着一种宁静美好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唐代背景下,这种田园诗的风格颇具特色,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贻王处士子文

春草生洞渚,春风入上林。

春皋有黄鹤,抚翮未扬音。

王屋尝嘉遁,伊川复陆沈。

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

避地歌三乐,游山赋九吟。

大君思左右,无乃化黄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贻崔太祝

天都分礼阁,肃肃临清渠。

春山照前屏,高槐荫内除。

惟贤尚廪禄,弟去兄来居。

文雅更骧首,风流信有馀。

中年幸从事,乃遇两吹嘘。

何以知君子,交情复淡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贻鼓吹李丞时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

北伐昧天造,王师示有征。

辕门统元律,帝室命宗英。

灵威方首事,仗钺按边城。

膏雨被春草,黄云浮太清。

文儒托后乘,武旅趋前旌。

出车发西洛,营军临北平。

曰予深固陋,志气颇纵横。

尝思骠骑幕,愿逐嫖姚兵。

惟贤美无度,海内依扬声。

河间旧相许,车骑日逢迎。

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忠言虽未列,庶以知君诚。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秦中守岁

众星已穷次,青帝方行春。

永感易成戚,离居难重陈。

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

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广庭日将晏,虚室自为宾。

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