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溪济川桥成

二水玄晖郡,双桥太白诗。

江山遗迹在,惠政大贤知。

累石砌湍濑,飞梁跨渚涯。

仙宫鳌赑屃,星汉鹊参差。

不碍乘槎客,翻思踏浪儿。

人从衽席过,功类鬼神为。

利泽通千里,欢呼共一辞。

吟诗欲题柱,记取落成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璋的《宛溪济川桥成》描绘了宛溪与济川两水交汇处的双桥美景,以及桥建成后对当地带来的便利与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桥梁建筑的壮丽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二水玄晖郡,双桥太白诗”以“二水”和“双桥”开篇,点明地点与主题,暗示了宛溪与济川两水交汇处的双桥,如同太白(李白)笔下的美景,引人遐想。接下来,“江山遗迹在,惠政大贤知”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对贤者的颂扬,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累石砌湍濑,飞梁跨渚涯”描绘了桥梁的建造过程与壮观景象,石头堆砌于湍急的水流之上,桥梁跨越浅滩,形象地展示了工程的艰难与成就。接着,“仙宫鳌赑屃,星汉鹊参差”运用神话与天文元素,将桥梁比作仙宫与天际的桥梁,增添了浪漫与神秘色彩。

“不碍乘槎客,翻思踏浪儿”通过对比,表达了桥梁对于过往船只的便利与对孩童嬉戏的怀念,体现了桥梁不仅连接了物理空间,也连接了人们的情感世界。最后,“人从衽席过,功类鬼神为。利泽通千里,欢呼共一辞”赞美了桥梁工程的伟大,它不仅便利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还惠及了千里之遥,成为人们共同庆祝与感激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宛溪济川桥的描绘,展现了桥梁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其建造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高超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3)

王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圭弟。与圭并以诗名

  • 字:敬叔
  • 籍贯:宁国路宣城

相关古诗词

题盛叔章画

草堂只在南湖上,山色水光相与清。

沤鸟不来鱼不起,落花风飏读书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蚕妇叹

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

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

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

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

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金缕衣裳自盈箧。

一朝祸起坠高楼,翠袖红衿如电灭。

嗟嗟蚕妇莫忧寒。孟光身上无衣完。

形式: 古风

缫丝行

输班轮机旋若风,吴姬拮据无好容。

神蚕遭烹不自悔,以死利世功无穷。

当空一缕如抽雪,宛转萦纡无断绝。

谁知中有长恨端,心事从今为君说。

车声愈急丝愈永,比妾愁肠犹易尽。

去年丝成尽入官,弊衣不足常苦寒。

今年蚕苗犹在纸,已向豪家借仓米。

探汤拾绪手欲烂,辛苦无人慰憔悴。

生平自知妾命薄,讵忍将愁诉夫婿。

吴绫蜀锦多光辉,明朝已上他人机。

形式: 古风

赠汪鹤舟

吾闻列山之儒骑鹤飞,明月为佩霓为衣。

又闻化鹤丁令威,七十甲子今始归。

先生扁舟载飞鹤,五湖七泽将安之。

江湖旧游波渺渺,床头金尽故人少。

犹能为客典春衣,酒边豪气天地小。

名贤歌颂题满轴,披图亦自不碌碌。

黄金白璧分与人,惟有便便五经腹。

朅来访我坐毡冷,岸帻扶筇微酩酊。

开樽促席意气倾,剪烛商诗寒夜永。

星星斑鬓今如此,清谈自是青云士。

试问烟波载皓衣,何如一舸携西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