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
地偏缘底绿,人老为谁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两句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其中“蒲叶”指的是水边的野草,它清新而不深,显现了春天河水平缓的特征;“杏花”则是早春时节开放的花朵,常用来形容春色的温暖与柔美。"和暖风"更增添了一份生机与舒适。
然而,在这宁静的景色中,诗人却透露出一丝感慨。"地偏缘底绿,人老为谁红"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哀愁。"地偏缘底绿"可能是指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界依旧如故,只是时光带走了人的青春;而“人老为谁红”则更直接表达了对年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红”,既可以理解为美好的颜色,也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热烈与执着,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份热烈似乎变得徒劳。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悟。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清时无路取封侯,病卧牛衣已数秋。
日月不胶时易失,感今怀昔使人愁。
收功无路去无田,窃食穷城度两年。
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
一雨回飙助蓐收,炎曦不复畏金流。
君家咫尺堪乘兴,想岸乌纱对奕秋。
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
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