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八)

鸿鹄一以举,四海何悠悠。

局促人间世,岂若远行游。

明时不重至,中怀难久留。

遇合成佞倖,美女多所仇。

英雄既失据,片语解绸缪。

所以孔仲尼,舍车即于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杂兴(其八)》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鸿鹄的高飞与人间世事的局促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权力、美色和政治斗争的深刻洞察。

首句“鸿鹄一以举,四海何悠悠”,以鸿鹄高飞起笔,象征着追求自由与远方的理想,而“四海何悠悠”则描绘出广阔无垠的世界,引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束缚的不满。

接着,“局促人间世,岂若远行游”,诗人直接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局限性的不满,与对远方自由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

“明时不重至,中怀难久留”,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矛盾,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性。

“遇合成佞倖,美女多所仇”,揭示了权力与美色背后的复杂人性,以及它们对人的腐蚀作用,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英雄既失据,片语解绸缪”,这里借英雄失势来表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言语的力量,能够化解纷争。

最后,“所以孔仲尼,舍车即于浮”,引用孔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智慧与超脱的追求,孔子放弃物质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成为诗人理想中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喻和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权力与道德的批判性洞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九)

洞庭大张乐,千乘朝昆仑。

在昔有行幸,轩穆一何尊。

楼船下河东,羽卫览西垠。

风起白云飞,陇首望中原。

箫鼓发哀情,长驰晻回辕。

入齧妃女唇,出接词客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杂兴(其十)

名马不受羁,足下有千里。

黄鹄不受罗,羽翼就四海。

贵贱自一身,出处无二轨。

时利适愚夫,势衰蹶智士。

祛长不揠臂,屦缩不截趾。

陆沈人间世,悠悠日复尔。

形式: 古风

杂兴(其一)

鸿鹄摩苍天,万里一翱翔。

回飙生羽翼,浮云为低昂。

毕逋城上乌,黄口自成行。

俛啄仰相嚇,徘徊腐鼠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兴(其二)

大鱼鼓长鬐,捷若举帆幢。

夜驱苍梧风,凌晨浮九江。

怒击胥山涛,洪波为汹汹。

本图运南溟,中更不相容。

何言一失水,湖海难再逢。

宁如涸辙鲋,斗水得所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