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如何长命作洲名,梁武当时此放生。
鹅鸭成群如市肆,鸡豚无数似屯营。
岂知半被狸奴食,宁免私为鹤户烹。
不杀自然能不放,却将实祸博虚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反讽,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与杀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长命洲”是指一个以放生为名的地方,但实则充满了对动物的残害和食用,这种矛盾现象引发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尊严的关注。
首句“如何长命作洲名,梁武当时此放生。”通过提及历史人物梁武帝(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的放生之举,点出了“长命洲”这个名字背后的理念,强调了对生命尊重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鹅鸭成群如市肆,鸡豚无数似屯营。”则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动物众多、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些生灵本应在这片被赋予保护生命使命的地方安居乐业。
然而紧接着的“岂知半被狸奴食,宁免私为鹤户烹。”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便是在所谓的放生之地,这些动物也可能遭受捕杀和食用,诗中的“狸奴”和“鹤户”象征着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不尊重与剥削。
最后,“不杀自然能不放,卻將實祸博虛聲。”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虚假善举的批判。即使人们没有直接去杀,但由于缺乏真正保护生命的行动,这些所谓的“放生”行为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伤害和实质性的灾难,而这些都只是为了博取一些表面的美名。
整首诗通过对比真伪善恶,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自然与伦理关系上的矛盾,以及对于生命尊严的反思。
不详
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不肯利名求。
壮年甘向东山隐,暇日须将妓女游。
既与斯人尝共乐,固应有患即同忧。
后来一为苍生起,破敌成功祇坐筹。
鹤发庞眉四老人,鹑衣蹑履一何贫。
堂中论事君心喜,寺里谭经众说新。
蜀杰仉■皆古字,角黄园绮定前身。
胡为朝士无人识,惟有昭明极见亲。
一半寒泉一半汤,同为此水异炎凉。
汤泉是处虽多有,钟阜斯池特广长。
谁说吹嘘如口鼻,或云底下有硫黄。
好寻旧迹重开凿,地宝无容久瘗藏。
当时园上想欢娱,不见当时见画图。
缥缈神仙来绛阙,分明人世有蓬壶。
庭花唱断风生砌,莲荡归来月满湖。
万点华灯星似缀,明朝簪珥得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