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其四)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翻译

在西楼分别之后,秋风高起,露水清凉,明亮的月光显得格外凄清。
鸿雁掠过,砧声回荡,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是牵挂着边关的思念。
远方的游子此刻,山阻水隔,不知在何处筹划着西行的征程。
闺中女子徒然期盼,她在长亭短亭间寻找,却未能得到丈夫的音讯。

注释

西楼:古代建筑,多指闺阁或官署,此处可能指与别离之人分别的地方。
风高露冷:形容秋夜寒凉,也暗示离别后的孤寂。
玉关情:代指边关之情,可能指对出征亲人的思念。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尊称,此处泛指远方游子。
金闺:指富贵人家的女子,此处指闺中女子。
枉丁宁:枉费心机,徒然期盼。
短长亭:古代道路旁供行人休息的设施,此处象征寻找和期盼的地点。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秋夜景象,以西楼为背景,月光皎洁,风声凄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情的氛围。"飞鸿影里,捣衣砧外"两句,通过鸿雁南飞和妇人捣衣的动作,寄托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情,暗示了戍边的艰辛与家人的牵挂。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行者的担忧,他想象着对方在遥远的边疆,路途艰难,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何处赋西征"的疑问,流露出对征途的忧虑和对团聚的渴望。

最后,词人感叹金闺中的女子徒然地在梦中叮嘱和寻找,"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表达了对两地相思的深切同情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晏几道擅长的婉约词风。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其二)

西溪丹杏,波前媚脸,珠露与深匀。

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

当年此处,闻歌殢酒,曾对可怜人。

今夜相思,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三)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五)

雕梁燕去,裁诗寄远,庭院旧风流。

黄花醉了,碧梧题罢,闲卧对高秋。

繁云破后,分明素月,凉影挂金钩。

有人凝澹倚西楼,新样两眉愁。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忆闷令

取次临鸾匀画浅,酒醒迟来晚。

多情爱惹闲愁,长黛眉低敛。

月底相逢花下见,有深深良愿。

愿期信、似月如花,须更教长远。

形式: 词牌: 忆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