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水光于黛,新妆爱日斜。
隔溪深不语,孤棹入菱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水如黛、阳光斜照的宁静画面。"秋水光于黛"运用了比喻,将秋水比作青黑色的黛色,形象地展现了水面的清澈与色彩。"新妆爱日斜"则暗示了女子在这样的日子里精心打扮,享受着和煦阳光的照耀。
"隔溪深不语"描绘了女子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溪边,与世隔绝,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或情感之中,不愿言语。"孤棹入菱花"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孤独,"孤棹"即孤独的小舟,"菱花"象征着水中菱角,也可能是倒映在水中的菱形波纹,增添了画面的静美和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秋日午后独自沉思的女性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洞察。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草深香径合,花冷屟廊空。
惟有吴宫水,春城四面通。
楼台春后掩,环佩月中行。
莫上胥门望,寒潮昨夜生。
国亡身亦虏,却载五湖槎。
借问西施女,何如张丽华。
张王旧时宫,零落数枝柳。
不是春风生,芳菲讵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