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叔北壁上飞鸣宿食芦雁

寒塘九月风萧索,莲花落尽芦花白。

弟兄相聚最多情,同向塘中恋秋色。

长空千里云雾收,安巢各有稻梁谋。

飞鸣宿食且适意,切莫离群过别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寒塘之景,通过对芦花、莲花、雁群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寒塘九月风萧索,莲花落尽芦花白”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寒塘的画面,萧瑟的秋风吹拂着,莲花凋谢,芦花飘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弟兄相聚最多情,同向塘中恋秋色”一句,赋予了芦雁以情感,它们在塘中相聚,共同欣赏秋色,表现了雁群之间的深厚情谊。

后两句“长空千里云雾收,安巢各有稻梁谋”转而描写天空的辽阔与雁群的生活状态。长空中云雾散去,展现出一片开阔的景象,雁群各自寻找安身之处,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食物,体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和秩序。最后,“飞鸣宿食且适意,切莫离群过别洲”则表达了对雁群团结协作、不离不弃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轻易分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雁群的形象,传达了对自然和谐、亲情友情以及生活智慧的赞美,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18)

李廷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林母太安人

碧桃香,萱草绿,高堂宴坐人如玉。

紫霞满酌黄金卮,羽衣缓舞霓裳曲。

天涯游子新归来,白头一见心颜开。

乌纱视膳登元炜,彩服承欢戏老莱。

自言蔗境日西薄,眼看三凤巢阿阁。

君恩荡荡高云天,祖泽绵绵重山岳。

桑田沧海几回春,王母麻姑即世人。

纵然地上多龟鹤,那似家中有凤麟。

形式: 古风

送杨士伟佶充贡赴南畿秋闱

君年十五二十时,雄词健笔人共推。

功名失意等閒过,不随曲学争奔驰。

春风吹起冲霄翼,承恩赐对金銮掖。

纵横礼乐三千言,铺张王道皆忠赤。

客窗会我正忘情,书来又向金陵行。

一尊绿酒沙头别,满路青云足下生。

金陵太学人如蚁,试问如君能有几。

大手须呈五凤楼,强弓拟发穿杨技。

扩斋夫子是吾师,别后蹉跎复岁馀。

相逢为问平安否,莫咎疏慵少寄书。

形式: 古风

耆英会(其一)

四人三百一十岁,昔日同年今日会。

少宰堂中张绮筵,风光迥出尘埃外。

两两歌童宫样妆,明眸皓齿声相配。

美酒香茶雨露清,奇花异卉烟霞蔼。

座中有客称病夫,阔论高谈恣忘愧。

醉来环坐空庭中,碧天为幕云为盖。

侍童初进玉脂酥,宰夫复荐金鳞脍。

共言游乐终此宵,莫向樽前嗟老大。

君不见裴度投老归东都,堂开绿野名犹在。

又不见疏广还家乐赐金,只忧孙子生骄怠。

何如留此方寸田,不种桑麻惟种艾。

形式: 古风

耆英会(其二)

四人三百一十岁,相知始为鹿鸣会。

后来仕路各飞腾,半在朝中半江外。

金犀横带谢与王,事业功名两相配。

龚潘白首尚为郎,胸襟洒落春云蔼。

伟哉英达四老成,用舍行藏总无愧。

会中同游更五人,惟我庸愚荷遮盖。

朅来宴会少宰堂,百味珍羞杂莼脍。

酒行随量坐序年,不偏致身官小大。

古选新诗首首赓,清风明月时时在。

圣恩如海长自深,归来岂为宦成怠。

祗今居处贵养心,箧中那用三年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