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会(其二)

四人三百一十岁,相知始为鹿鸣会。

后来仕路各飞腾,半在朝中半江外。

金犀横带谢与王,事业功名两相配。

龚潘白首尚为郎,胸襟洒落春云蔼。

伟哉英达四老成,用舍行藏总无愧。

会中同游更五人,惟我庸愚荷遮盖。

朅来宴会少宰堂,百味珍羞杂莼脍。

酒行随量坐序年,不偏致身官小大。

古选新诗首首赓,清风明月时时在。

圣恩如海长自深,归来岂为宦成怠。

祗今居处贵养心,箧中那用三年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耆英会,四位老人共度三百一十岁的时光,他们最初因鹿鸣之会相识,后来各自在仕途上展翅高飞,有人在朝中任职,有人则在江外为官。诗中提到,他们曾佩戴金犀横带,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和功名。龚、潘两位老者虽已白发苍苍,仍担任官职,他们的胸怀如同春日的云霭般洒脱。诗人赞美这四位杰出的老者,无论是在官场上的进退还是个人生活中的选择,都无愧于天地。

聚会中还有五位一同游玩的朋友,其中一位是诗人自己,他自感平庸愚钝,但得到了大家的照顾和包容。宴会设在少宰的厅堂,宴席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包括莼菜和脍肉。饮酒时,按照年龄顺序依次进行,没有偏袒,不论官职大小,都能享受宴会的乐趣。诗人选取了古诗新作,每首都表达了对清风明月的喜爱之情。圣恩浩荡,深不可测,即使归隐,也不会因为官场的经历而懈怠。如今,他们重视修养内心,不再需要三年的艾草来象征岁月的累积。

此诗通过描绘耆英会的场景,展现了老一辈智慧、德行与友情的珍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8)

李廷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平远台

二十馀年泛海萍,古台名胜始重登。

身如方外逃虚子,心似人间有发僧。

雁带寒来红入叶,梅惊秋老绿侵藤。

日斜酒尽山门晚,千树松涛泻佛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乌石山

乌石蜿蜒势若龙,中峰叠出玉芙蓉。

四围绿绕城边水,几点青来江上峰。

宋主蒙尘留断刻,唐儒骂贼有遗踪。

酒阑未尽登临兴,僧在翠微敲暮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又和韵

赏春联骑到南山,纳纳乾坤指顾间。

古碣有文挥藓看,仙岩无路倚萝攀。

钓龙台下千艘集,演武场中万马閒。

自是圣朝多雨露,白头饶许挂冠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乙卯元夕感怀

满城灯火杂笙歌,老病其如好景何。

愁逐肠回偏作阵,泪从心落欲成河。

风飘香去笼花坞,月射窗来照茧窝。

自笑平生最潇洒,不堪今夜寂寥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