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冯中丞中秋夜月

捲尽浮云见碧虚,初传更漏滴铜壶。

入秋爽气迥然别,此地冰轮何处无。

共想姮娥依桂魄,独怜飞鹊绕庭梧。

西园饮散归来早,不用红纱照路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皎洁,云雾消散,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的景象。诗人通过“初传更漏滴铜壶”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月亮的升起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进入秋天后,空气变得清爽,诗人感叹于此时的月亮无论在何处都显得格外明亮。

接着,诗人展开想象,联想到嫦娥依傍着桂花树,而飞鹊则围绕着庭院中的梧桐树飞翔,这种景象既浪漫又富有诗意。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西园饮酒后归来,虽然天色已晚,但无需灯火照亮道路,因为月光已经足够明亮,这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夜的喜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6)

刘安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和十六夜月

云头依旧尚团圆,未觉清光有两般。

自是人心重佳节,故将今夕不同看。

望中银汉祇如昨,坐久园亭又更寒。

莫把盈亏妄分别,一杯到手且须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天柱峰

天柱峰头星斗红,月明秋殿玉玲珑。

仙人夜半来吹笛,骑著吴江小赤龙。

形式: 七言绝句

六合倾翻劈面来,暂披麻缕混尘埃。

因风吹火浑闲事,引得游人不肯回。

坏不坏,随不随,徒将闻见强针锥。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形式: 偈颂

偈四首(其一)

此事最希奇,不碍当头说。

东邻田舍翁,随例得一橛。

非唯贯声色,亦乃应时节。

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