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南歌子·其一》,写于正月二十八日,当时诗人在定空寺赏梅。此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暮霜寒依树,娇云冷傍人。” 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梅花在寒冷中盛开的情景。霜露结在枝头,显得梅花更加清冷而孤傲。娇云指的是梅花,冷傍人则是表达诗人对这孤傲之美的独特感受。
“江南谁寄一枝春。”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作为春天到来的象征所寄托的情怀。在江南,这一枝梅花不仅代表着希望与生机,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思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何似珑璁十里、更无尘。” 珑璁是一种玉石,比喻梅花如同珍贵的玉器。十里无尘,则形容梅花清净脱俗,宛如仙境。
“雨萼胭脂淡,香须蝶子轻。” 雨后的梅花更显得洁净无暇,而其散发的幽香轻若蝶舞,使人沉醉。
“碧山归路小桥横。” 这句描绘出诗人赏梅后归途中所见的景象,碧绿的山峦间,一座小桥静静横跨,显得宁静而安详。
“谁见暗香今夜、月胧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在一个朦胧月光之夜,对梅花幽深香气的独自领会。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宁静的夜晚,有谁能与他一起感受到这种无声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清净之美的追求,以及他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