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七首(其四)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诗句。开篇即指出那些安于贫穷、守着低微地位的人自古便有,像是黔娄一类的人物,这里的“黔娄”是形容人穷困的典故。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参照,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认同和接受。

接着,“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这里的“好爵”指的是美好的官职,而“厚馈”则是指丰厚的礼物或赏赐。诗人表达的是,对于那些世俗所羡慕的荣耀和财富,他自己并不感兴趣,也不去追求或回报。

随后,“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生命终结时的情景,即使到生命结束,身上穿着的破旧衣衫也还是不够完整。这强烈地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安于清贫的心态。

然后是“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这里,“其极”意味着事物发展的极限,而“非道故无忧”则说明了诗人之所以不为物欲所累,是因为他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生活哲学。

接下来的“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表达的是,自古以来,像这样坚守清贫并以此为荣的人极其罕见,即使在长久的历史时光中,也难寻同类。

最后,“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即使是早晨刚开始与仁义相伴,到了晚上生命终结,又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贫士七首(其五)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形式: 古风

咏贫士七首(其六)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

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此士胡独然,寔由罕所同。

介焉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形式: 古风

咏贫士七首(其七)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