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岁云秋矣天气清,四山山木皆秋声。

碧湖千跪蟹奴聚,黄叶半林蝉子鸣。

烟波苍苍水风急,雷雨黯黯溪云生。

忽过维摩散花室,老僧扶病相逢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禅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岁云秋矣天气清”,点明了季节的转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四山山木皆秋声”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秋意的氛围之中。

接着,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碧湖千跪蟹奴聚,黄叶半林蝉子鸣。”碧绿的湖面上聚集着螃蟹,金黄的落叶在树林中飘落,蝉鸣声此起彼伏,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秋日森林之中。

“烟波苍苍水风急,雷雨黯黯溪云生。”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态美,烟雾缭绕的水面与急促的风声,雷雨乌云密布的天空与溪流中的云气,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画面。

最后,“忽过维摩散花室,老僧扶病相逢迎。”诗人巧妙地将禅宗故事融入其中,维摩诘菩萨散花的故事寓意深刻,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传递。老僧虽病,却依然以热情迎接,展现了佛法中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禅意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城北一带田家

鹰鹜呼长云,鱼龙逼颓岸。

江流阅万里,波势来天半。

山根鬼工凿,千古石淩乱。

何代锄为田,扶犁满南涧。

杉皮小屋子,四壁垂萝蔓。

朝耕课妻子,夜饮逢亲串。

骨肉聚乡井,亦可忘贫贱。

生死南山坡,安知离别幻。

形式: 古风

蟋蟀吟秋燕飞二首(其一)蟋蟀吟

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

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

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

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

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

诗三百篇,大抵贤人发愤之所为。

千古穷愁同一致,后涕与前泣,不待相摹追。

尔岂感于死生离别之不容己,迎霜号月鸣声悲。

一听感孤吟,再听若为赓。

呼俦复啸侣,中夜万羽戛戛鸣。

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声。

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军惊。

何不学为鸾笙凤吹悦人耳,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

蟋蟀吟,重唧唧。晓露深,草根湿。

如驱万马,长城窟黑。天高秋气清,尔胡多不平。

岂独放臣逐子弃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听此心怦怦。

明星荧荧大如月,欲眠未眠声转烈,一灯欲死东方白。

形式: 古风

蟋蟀吟秋燕飞二首(其二)秋燕飞

秋燕飞,蘋香易销歇,春去不如归。

客巢非故垒,主人焉可依。

何不呼群聚海国,且待明年春草肥。

胡为乎,四郊衰黄鹰隼击,飘飘在万里,犹著旧乌衣。

风尘憔悴空尔为。

忠臣义士一旦出身许君父,慷慨驱车不复顾。

不则故家零落,先畴芜没难为耕。

欲归归不得,江湖浩荡随蓬萍。

尔岂茫茫身世迫,缘江磔磔徒饥鸣。

避伯劳,侣冻雀,平原燕麦纷纷落。

暮雨归迷翡翠楼,浓春梦断栖鸳阁。

君不见,山丘华屋变桑田,旧时王谢无青毡。

羁人游子那忍见,空堂秋草合,落日复谁怜。

霜簌簌,风沙沙,乌啼饿鸱笑欲去,天无涯。

含凄绕枯树,桃李何时花。

于嗟乎,潇湘水阔蛟龙恶,燕兮此肉将安托。

客子悲秋惨不乐,月明况有南飞鹊。

形式: 古风

寒夜吟

月色坠烟秋不晓,勾栏吊月啼蛄老。

秦筝弦柱十三行,钿蝉金雁弹伊凉。

一夜冻痕生绿井,窥帘漠漠花枝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