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玉帘

一曲兰舟未敢淹,月生秋水碧廉纤。

遥知独夜匡山里,静卷炉烟看玉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送余玉帘》。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以月、秋水、匡山、炉烟和玉帘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首句“一曲兰舟未敢淹”,以“兰舟”代指友人的船,暗示即将离别的场景。“未敢淹”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无奈。接着,“月生秋水碧廉纤”一句,通过月光洒在秋水之上,使得水面泛起细碎的波纹,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遥知独夜匡山里”中的“遥知”二字,表明诗人虽身在此处,但心已飞向远方,想象着友人在遥远的匡山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

最后一句“静卷炉烟看玉帘”,通过描述友人静坐炉边,卷起窗帘,观赏外面景色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寂静与哀愁。炉烟袅袅,象征着离别的气息,而“玉帘”则赋予了窗帘以高雅之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送客湘中

拂槛菱歌钱远游,断蝉疏雨最宜秋。

思君独夜梦何处,斑竹帘西湘水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筼筜谷署中即事

三杯薄醉拂桃笙,一枕风窗梦亦清。

天气夜凉新浴后,葛蕉纨扇竹中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道路忆家园

谢豹啼残麦燕飞,山花伴客送春归。

家园此日无人赏,社雨冥濛掩竹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分宜道中

野菊花黄枫叶丹,冲花日日据征鞍。

担囊行旅休相讶,蛮尉于今属汉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