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乘舟图

孤榜向何处,洞庭秋气多。

天寒风起夕,江静月沈波。

还辍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醉来迷去所,应恐犯星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乘舟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淡淡的忧郁。诗人以“孤榜向何处”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孤独而遥远的旅程之中,暗示了内心的彷徨与探索。接着,“洞庭秋气多”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洞庭湖,也通过“秋气多”三个字,渲染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天寒风起夕,江静月沈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寒风在夜晚中呼啸,江面平静,月光洒在波浪上,仿佛沉入了水底。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又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寂静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还辍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停下脚步,观察水中游动的鱼儿,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于是借着船桨击打水面的节奏,唱起了歌。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醉来迷去所,应恐犯星河”两句,以“醉”字收尾,既是对前面情感的升华,也是对整个情境的总结。这里的“醉”,不仅仅是酒醉,更是一种心灵的陶醉,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迷。诗人担心自己在这样的美景中迷失方向,甚至可能误入星河,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月夜乘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状态。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倪十宿洽公房

一入维摩室,逢人宿鹤群。

鸟惊春嶂月,花卧夜溪云。

漱齿发清讽,焚香了梵文。

泠然钟磬动,应得悟音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柬林四景

长歌游玉华,归思浩无涯。

旅夕多逢雨,城春少见花。

山钟知远寺,海月忆贫家。

此意何人会,行吟到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周可仁沧洲趣

隐居鲛室近,日夕见沧洲。

吟处月生海,坐来风满楼。

忘机能狎鸟,适兴或垂钩。

予亦乘流者,因之发棹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同林四景宿烟霞道院

入山尘念空,清夜宿琳宫。

高枕碧萝月,衔杯松桂风。

衣冠人世外,天地玉壶中。

君但频来此,应逢洗髓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