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择之黄云之句兼简同游诸兄

登览日云晏,归车眇重冈。

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

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

还瞻长江白,迥眺飞云黄。

当念尘中友,心期邈相望。

无为跨鸿鹄,决起凌青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场景与心境。首句“登览日云晏”,写出了诗人于傍晚时分登高远眺的情景,夕阳西下,云彩渐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归车眇重冈”描绘了诗人驾车归家,但远处的山峦依旧在目,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不舍。

“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与露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的感受。天风拂过,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夕露轻沾衣裳,增添了几分清凉与诗意。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是在春山深处,景色茫茫,但与好友相伴的快乐与满足之情并未减退,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

“还瞻长江白,迥眺飞云黄”两句,诗人再次登高远眺,长江如练,云彩变幻,色彩斑斓,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多变。这样的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最后,“当念尘中友,心期邈相望”表达了诗人对尘世中朋友的思念与期待。在远离尘嚣的自然之中,诗人更加珍视与朋友之间的联系,期盼着未来的相聚。

“无为跨鸿鹄,决起凌青苍”则是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他希望像鸿鹄一样,能够自由飞翔,超越尘世的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这种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远眺的场景与心境,展现了自然之美、友情之深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和彭蠡月夜汎舟落星湖

长占烟波弄明月,此心久矣从谁说。

只今一舸漾中流,上下天光两奇绝。

回头忽见西郭门,尚喜苏仙有遗烈。

问予何事却回船,尘土涴君头上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熹罢官观康王谷水帘夜饮山月轩分韵得主字奉别送行诸君

嗟余老不才,记忆谢明主。

畀兹山水郡,北迩通玄府。

一官再温凉,十日九尘土。

迨兹解章绂,绝境方快睹。

殷勤故人厚,追送崖寺古。

把酒听鸣泉,相看泪如雨。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游天池

三年落星渚,北望天池山。

临风几浩叹,欲往无飞翰。

今朝复何朝,陟此青云端。

高寻已奇绝,俯瞰何其宽。

西穷濂溪原,东尽湓城关。

渺然沧波外,淮山碧连环。

我意殊未极,更思出尘寰。

何当驾轻鸿,八表须臾间。

视此长江水,滔滔傥西还。

形式: 古风

观野灯

飞萤腐草寻常事,作底兹山独耀芒。

须信地灵资物化,金膏随处发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