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李使君闻予游庐山寄书云为我一谢清绝

道微本一致,喧静偶殊辙。

眷言朝廷士,何必山水悦。

李侯禀灵气,家园邻大别。

庐峰五千仞,曾上扪日月。

一随青云友,久仕金马阙。

兹为东南守,双溪对寒洁。

因将洞庭客,寄使谢清绝。

想君惜不往,搔首厌符节。

泽民固重事,逸兴聊可辍。

已告林屋天,金庭锡期耋。

形式: 古风

翻译

道路虽微小,原本同归一,只是偶尔有喧闹与宁静的不同选择。
思念朝廷的士人,何须只在山水间寻求快乐。
李侯天赋异禀,他的家园紧邻大别山。
庐峰高耸五千仞,他曾伸手触摸日月。
跟随青云之交,他在金马门长久任职。
如今他担任东南地区的守护者,双溪映照着寒冷而洁净的景色。
于是他邀请洞庭湖的客人,托信表达对清幽绝美的欣赏。
猜想你定会珍惜这份邀请,不愿离开,频频挠头对繁琐的官场事务感到厌倦。
治理百姓是大事,但闲适的兴致暂且放下。
他已经向林屋仙人告知,期待在金色的仙境中度过晚年。

注释

道微:道路微小。
一致:同归一。
喧静:喧闹与宁静。
眷言:思念。
朝廷士:朝廷的士人。
李侯:指某位姓李的官员。
大别:大别山。
庐峰:庐山。
金马阙:皇宫中的金马门。
东南守:东南地区的守护者。
双溪:两条溪流。
洞庭客:洞庭湖的客人。
符节:古代官员的象征物。
泽民:治理百姓。
金庭:金色的仙境。
锡期耋:赐予长寿的期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作品,题为《湖州李使君闻予游庐山寄书云为我一谢清绝》。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李使君的敬意和理解,认为道义虽微,但人各有志,朝廷之士不必拘泥于山水之乐。李使君才情出众,曾登庐山极顶,后在仕途上显赫,如今担任东南守,身处清冷之地仍有高雅之趣。诗人借此机会向李使君转达洞庭湖客的问候,并表示理解他因政务繁忙而无法前来庐山游玩的心情。诗人认为,泽民为重,公务虽繁,但逸兴可以适当放下。最后,诗人向李使君许诺,将来有机会会在林屋天与他共度金色的晚年。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仕途的赞赏。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蛙斋

渴饮尝不足,凿井偶清疏。

井边旧墙屋,涂塈为我居。

念彼作者劳,容膝已有馀。

开窗近檐楹,天光满图书。

汲水屡洒扫,尘去延空虚。

外洁内亦清,体胖气加舒。

缅怀埳中蛙,乐岂羡虾鱼。

相君宅新府,文木森周庐。

侯门多结驷,赐金每论车。

身外无我亲,傥来物固疏。

日食夜以息,大小则皆如。

况无百岁人,贵贱同丘墟。

但可蔽风雨,且以永居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遇便风

舳舻溯隋堤,积潦涵楚甸。

大帆挂长樯,薰飙借良便。

气张中军旗,势疾强弩箭。

浪头喷飞雪,波心落流电。

或如春雷振,又若疾雨溅。

天空文鹢归,珠媚渊龙战。

久来去意切,幸此行色变。

舟子啸引项,挽夫喜盈面。

揭篙无施劳,跃马莫我先。

行吁思景附,坐指交勇羡。

日阴未顷刻,道里历宇县。

津亭倏渡淮,官堠俄入汴。

盛夏草树齐,远水蘋藻遍。

晚景稍可爱,少瞬不再见。

我非欲速者,疾目憎转眩。

衣袂聊虚凉,心焉独安宴。

向夕风少休,迟留乐幽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廉溪

岂无城中居,高墙围大屋。

爱此原野间,山静溪水绿。

人家买良田,岁取十千谷。

我耕山下土,所获亦以足。

藜羹佐渊鱼,晨炊买樵木。

客来好风日,浊酒醉篱菊。

主人去微官,归意常欲速。

画图随行李,林囿日在目。

公卿为之赋,佳句满瑶轴。

年来请便郡,旦暮戒童仆。

乘霜归荒径,趁雨添新斸。

应恨公未归,公贫犹待禄。

形式: 古风

霅溪

吴王城下溪,疏凿自开辟。

潭潭无涯岸,但见浸垂碧。

气增宇宙宽,势吞江湖窄。

楼台照清影,河州多嘉植。

红鳞生霞朝,金鉴沉月夕。

恍如神仙国,远与尘土隔。

怪说稔传闻,真源探图籍。

天目据西南,两地泻峻极。

其傍数百壑,奔走为附益。

及兹渊渟处,深不可计尺。

稻粱活万家,世无原田瘠。

鱼虾孕千石,日见网罟获。

阴阴风雨夜,多为蛟龙宅。

少游溪上学,长作幕下客。

观澜无前志,平世耻吟泽。

度量方潢污,临流重惭惜。

形式: 古风